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壮族    瑶族    乡村    文化    中华民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4,053H指数:24北大核心: 565 CSSCI: 569 CSCD: 16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
1
《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 秦红增 毛淑章 秦琴  出版年:20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05JZD00036);广西民族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壮侗语民族的族群共生性与文化多样性”(2005)
文章以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等地的田野资料为例证,描述了布傣人的天琴文化由喻天到娱人,再到族群标识的变迁历程,并就族群标识的文化意义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某种实物或符号成为族群标识后,不仅能够进一步明晰族群边界,...
关键词:布傣人  天琴  族群标识  文化共享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中女性及其子女的身份困境——以广西大新县壮村个案为例
2
《思想战线》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周建新  出版年:2008
广西十百千人才配套项目及"八桂学者"项目(GX2000508)
中越边境地区中国一侧,存在着大量中越跨国民族婚姻。这类婚姻直接导致了越南入境女性及其子女两类特殊群体的产生。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由于中国法律制度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排斥,越南入境女性及其子女在国家归属、自我身份...
关键词:中越边境 跨国婚姻 女性及其子女  认同困境  
族群研究综述
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罗柳宁  出版年:2004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国内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的现状 ,并着重对EthnicGroup的翻译问题和国内对民族和族群这两个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的讨论、国内族群理论的发展、族群理论和方法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评述 ,期能对族...
关键词:族群 族群性 族群理论 个案研究
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4
《技术经济》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强 庞钰凡 汪玥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培育与人口就近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15XJL002)。
基于农业投入、产出视角,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层面入手,利用DEA模型对2004-2017年吉林省及2017年吉林省9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采用投影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对吉林省的农业生产水平进行评价研究,以此测...
关键词:吉林省  农业生产 效率  DEA分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5
《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徐杰舜 韦小鹏  出版年:200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
关键词:费孝通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郝国强 周玮杰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18ZDA118),“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农村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民风、凝聚人心、彰显地方与民族特色、推动经济发展等重要意义,但面临着村庄衰落、传承主体断裂与消融、过度开发带来的民俗趋同化发展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乡村振兴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村落社区机理探析
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余俊渠 秦红增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18ZDA118)阶段成果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于...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传承创新  村落社区 传承创新机理  
反思与展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30年
8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兴贵 王美  出版年:2020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专项项目“南方少数民族农耕地方性知识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2018VJX05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围绕内涵、保护、活化、旅游等主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本研究在反思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传统村落以“三农”为本质属性,具有时间久远性、发展延续性、文化系统性、状态动态性、价值多重...
关键词:传统村落 村落文化 旅游开发 保护利用  
中越边民跨国婚姻法律问题探析
9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 李娟 龙耀  出版年:2007
广西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2006106080304M01);广西民族大学"挑战杯"学术创新项目课题
中越边民的跨国婚姻自古以来就存在,因为他们地域相连,文化相似,语言相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睦邻友好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这种跨国婚姻必定越来越多。目前,这种跨国婚姻还存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难、申请加入国籍难、加入户籍难等问题。...
关键词:越南  跨国婚姻 法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去主体化倾向及原因探析
10
《民族艺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吕俊彪  出版年:2009
"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团队"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章聚焦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去主体化倾向,分析了这种倾向由以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此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文章认为,谋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需要超越传统的"保护"思维,探寻一条可以增强其活态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文化 去主体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