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精华    小栏目    文化体验    谱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396H指数:12北大核心: 36 CSSCI: 4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
1
《民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徐赣丽  出版年:2015
当代社会,传统民俗日趋衰微,许多民俗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迁。伴随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媒体日益深刻地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俗传承母体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多种新的传承媒介替代了传统的传承模式,民俗不再是无意识的...
关键词:民俗 传承机制 传承途径 民俗学 变迁  
生产性保护:非遗价值与市场的双向认同——以“上海绒绣”为例
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游红霞  出版年:2019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4ZS0560)
以“上海绒绣”为例,总结在其生命谱系中形成的开放性、本土性、高端性等文化价值,同时存在着市场狭小、知名度低、被受众误解、传承人断裂等短板,尚未构建起广泛的文化认同。生产性保护要实现非遗价值与市场的双向认同,通过创意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价值认同  市场认同  “上海绒绣”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
3
《学术月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徐赣丽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研究"(12BMZ063)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化是当代社会最大的变迁潮流,城市化带来的传统民俗变迁也是最为显著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伴随的,传统乡村民俗在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体影响下,逐渐朝向城市大众文化发展,并在数字化革命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中持续。...
关键词:城市化 民间文化 大众文化 变迁时空转向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
4
《民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徐赣丽  出版年:2017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专题研究重大项目"当代中国中产阶级与国民生活方式的变革"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由于全球化、现代化发展,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等社会变迁,整个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正在普遍形成都市型的现代生活方式,这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也进一步导向了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之路。另一方面,都...
关键词:中产阶级 生活方式  都市民俗学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以手工艺为中心
5
《民族艺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徐赣丽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消费需求导向的传统工艺当代传承路径研究”(18BH161)阶段性成果
民间艺术具有天然的变异性。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原本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民间艺术在外在环境下变成了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符号,其功能与价值逐渐更新,朝向专业艺术发展,升华为具有思想深度的、高雅的、具艺术美感的纯艺术。除了变形为国家...
关键词:民间艺术 手工艺 文化符号 审美资本  变迁  
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6
《民俗研究》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徐赣丽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消费需求导向的传统工艺当代传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H161)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民俗学研究也需要从聚焦乡村向关注城市做适当的调整。相较于乡村研究,在城市进行研究不仅需要调整操作方法,问题意识与研究视角也需进行相应改变:一方面,城市研究需要从城市的特征出发,充分发挥城市资源优势...
关键词:民俗学 城市 田野 转型  
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
7
《民俗研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戴安娜.埃伦.戈德斯坦 李明洁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12&ZD012);201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作为实践性体裁的网络流行语研究>(2013BYY005)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民俗学的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界和公众对民间话语的兴趣剧增,叙事和地方性知识变得日益重要。普通人的民间话语作为权力的工具,越来越多地显现在公共文化中,创造了舆论关注的亮点;在健康与法律等诸多领域,民间话语的地位...
关键词:民间话语转向  民俗学 叙事 地方性知识
“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连结
8
《民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沈燕  出版年:2018
"两家并一家"这一婚姻形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传宗接代的需要。通过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视角可以发现,对浙江省德清县G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对"两家并一家"的坚持,源于其生活中与祖先的往来以及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阴间世界的想...
关键词:两家并一家  传宗接代 祖先 日常生活  
新中产人群消费行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自信——基于红木家具消费者的访谈
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徐赣丽 刘言  出版年:2019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专题研究重大项目“当代中国中产人群与国民生活方式的变革”(项目编号:社研201603)
消费动机往往蕴含特定文化因素。商品消费常常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出于审美和情感诉求,因之商品的符号象征价值格外受到重视。近些年流行的红木家具的消费也是如此。调查发现,红木家具的消费者大部分属于年龄较为成熟的...
关键词:新中产人群  消费  红木家具 文化回归
“屌丝”的身份建构与价值观博弈——兼谈语言身份的特殊性
10
《中国青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 李明洁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12&ZD012);201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作为实践性体裁的网络流行语研究"(2013BYY005)的阶段性成果
"屌丝"是2012—2013年的网络热词,更是借助流行文化风潮,快速建构并解构的"语言身份"的典型代表。通过网民的话语实践生产出来的"屌丝",也只有通过话语分析,借助其语言身份建构与解构的过程探讨,方能认识其相关青年群体...
关键词:屌丝  语言身份  建构  解构 价值观博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