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史学    中国传统史学    史家    傅斯年    翦伯赞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65H指数:5北大核心: 19 CSSCI: 2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民间文书“归户性”整理的理论初探
1
《安徽史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徐国利  出版年:2015
“文书是社会机构、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为从事或解决某些实际事务活动而制作的程式化的书面记载。”(徐国利:《徽州文书的理论研究与整理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文书因事主的身份和内容不同,可分...
关键词:民间文书  整理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徽州文书 社会实践 社会机构 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通史家风”的批判继承——以20世纪上半叶吕振羽、范文澜和翦伯赞的中国通史编纂与理论为中心
2
《史学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邮编:200433 徐国利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维视角下传统史学与中国现代新史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BZS002)的阶段性成果
"通史家风"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20世纪上半叶,许多史家重视"通史家风"的批判继承,撰写出一批中国通史著述,为中国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做出重要贡献。以吕振羽、范文澜和翦伯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重视"通史家风"的批判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通史家风  中国通史 批判继承  
私立大学校长的政界人脉——以张寿镛执掌光华大学为中心
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韩戍  出版年:2017
民国时期,对私立大学而言,拥有一定政治资源至关重要。私立大学校长的地位、人脉,尤其是政界网络,更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以私立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为例,他在执掌学校的二十年中,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调动各种政治关系,为...
关键词:张寿镛  私立大学校长  光华大学  政界人脉  
明清徽州人地矛盾问题再研究
4
《史学集刊》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徐国利  出版年:2020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徽学研究中心项目“传统职业变迁与徽州社会人口流动”(07JJD770112)。
要对明清徽州人地矛盾有深入认识,必须把它和安徽与全国做比较分析。首先,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上。明代徽州人口不断增加,与全国和后来隶属安徽的其他府州相比,到中后期人口压力已相当大...
关键词:明清徽州  人地矛盾 经商
北伐前后的校园政治与学生运动——以上海光华大学为中心
5
《史林》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韩戍  出版年:2018
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定。各党派为积蓄后备力量而争夺学生,大学校园不免首当其冲,成为各种政治势力、政治思潮竞争的场域。不过,在所谓"三党竞革"的角逐中,一般上海大学的校园内,势力强大的主要是国民党,共产党...
关键词:北伐时期 党派竞争  校园政治  学生运动  
现代科学观视域下的清学研究及其方法论得失——以新考据派史家胡适、傅斯年为中心
6
《天津社会科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徐国利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视角下传统史学与中国现代新史学关系研究"(项目号:12BZS002)的阶段性成果
胡适、傅斯年从进化史观角度,以近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史学观为依据对清代学术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胡适认为,清学是对宋学科学方法论的发扬,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清代朴学最具科学精神,但与西方科学相比则存在很大不足。傅斯年主张,清代学...
关键词:现代科学观  胡适  傅斯年 清学  方法论
战时私立大学与国民政府教育部
7
《民国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韩戍  出版年:2016
1946年,冯友兰在为西南联大迁校纪念碑撰写的碑文中称:"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关键词:国民政府 私立大学  教育部  战时 兼容并包 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 学术自由
新考据派史家胡适、傅斯年的宋学观与方法论述评
8
《史学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徐国利  出版年:2017
胡适、傅斯年运用进化史观,以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史学观为依据对宋代学术加以研究和评判。胡适说,宋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论,开启中国现代学术的先河,清学与之一脉相承;朱子是影响中国近代思想最大最深的思想家;...
关键词:胡适  傅斯年 科学方法  宋学  
张荫麟的史学艺术论及其思想来源与特征
9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徐国利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ZS002)。
张荫麟为了纠正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唯科学主义弊病,提出史学兼为科学和艺术,并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价值论和历史编纂的角度较为系统和深入地阐发了史学艺术性问题。其史学艺术论直接吸取了柏格森、斯宾格勒、克罗齐、摩尔和斯...
关键词:张荫麟  史学艺术论  思想来源  理论特征  
近二十年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述评
10
《民国研究》安徽大学历史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徐国利 汪锋华  出版年:2016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①该研究大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比较直接和全面的研究很少。②进入9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内迁 抗战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述评  抗日战争史 90年代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