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本分析    视频    改编    花木兰    跨文化传播    

研究学科:

被引量:7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从中外花木兰的改编看跨文化传播中的一次编码
1
《新闻研究导刊》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 高艺  出版年:2020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中外均将其故事拍摄为影视作品,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但尽管都取材于中国故事,融入中国元素,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却有极大差异。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对比两部影片的异同,揭示美国电影如何通过一次编码实现...
关键词:花木兰改编  文本分析 一次编码  文化认同 跨文化传播
作为“他者”的乡村:李子柒视频中的乡村表征与他者想象
2
《视听界》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 危欢  出版年:2020
李子柒的视频顺应了新兴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以短视频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手段,把乡村作为录制现场,升华视频主题,推进视频叙事。每一期视频以不同乡村美食为线索,使用类似的表征符号,赋予视频中的乡村以意义。李子柒利用“他者”的已...
关键词:李子柒  乡村景观 表征重构  他者
抖音“变身”短视频中的类型化叙事与性别秩序加固
3
《新媒体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 高艺  出版年:2020
抖音平台上通过化妆术实现"变身"的短视频,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为观众塑造审美体验。在类型化的叙事和共享的社会经验下,观众与视频创作者共同参与并完成意义的建立与传递。但这种形象塑造神话,看似是赋予女性改造自己的主动权,其实...
关键词:抖音“变身”短视频  文本分析 类型化叙事  形象管理 性别秩序
感觉屏障与公私导管:现代耳机的场景控制
4
《科技传播》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学院 高艺  出版年:2020
在现代社会,视听媒体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听觉器官。耳机作为一种感觉屏障,成为了人类调节器官的技术武器,同时驯化着人类的双耳。此外,耳机承担着信息导管的作用,可以促进人际沟通,强化群体认同。两种角色使得耳机实现了对场景...
关键词:现代耳机  感觉屏障  公私导管  场景化  后现代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