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自我    艺术风格    遗忘    长篇小说    INTRUDER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0H指数: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美国梦”幻灭中的希望——《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1
《北方文学(中)》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龙超  出版年:2013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就成为了讽刺“美国梦”破碎的代表作。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对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尝试说明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更进一步主旨是想为当时的社会规划出一幅新的伦理蓝图,并给人以希望,破碎的梦想中仍能看到...
关键词:美国梦 文学伦理学 伦理价值
The Fugue Pattern in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2
《海外英语》福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郭主美  出版年:2013
Carson McCullers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is her representative work. McCullers deploys the skill of fugue...
关键词:FUGUE PATTERN EXPOSITION DEVELOPMENT RETURN
从弗洛伊德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
3
《青春岁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龙超  出版年:2013
《呼啸山庄》自19世纪出版以来一直就被评论家誉为一部经典之作。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书中想大众展示了一副真实生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而两位主角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更为小说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因此,要想充分理解小说的写作...
关键词:《呼啸山庄》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4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5关欣  出版年:2005
引言随着现代语言科学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英语教学如何在语言结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正确导入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使孤立、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达到“语言与文化融合学...
中外学者对德莱塞长篇小说的不同解读
5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张淑芬  出版年:2009
西奥多·德莱塞的文风、措词、道德观、创作思想等是批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外学者对德莱塞长篇小说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分析德莱塞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对德莱塞的研究做一个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德莱塞 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ruder in the Dust under the Theory of Initiation Story
6
《海外英语》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方立  出版年:2016
Initiation is an ever- lasting literary theme. This novel has long been typically assumed as a detective story...
关键词:INITIATION INTRUDER in  the  DUST four  basic  elements  NARRATIVE structure  
Alienation in As I lay Dying
7
《海外英语》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汪倩  出版年:2013
The enormous change of the earlier 20thcentury has not only brought false prosperity to the society but also p...
关键词:ALIENATION DISINTEGRATION SELF-SPLIT
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错误
8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5易静  出版年:2005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二语学习者会在理解和输出过程中犯错。与输出错误(如:写作, 口语)相比,阅读理解中的错误更难察觉,除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提问或者老师阅读学生用母语所解释的错误的语篇。本文旨在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结...
关键词:二语习得 输出错误  理解错误  系统功能语法
“没有过去”的华人移民和美国移民法律——论汤亭亭《中国佬》
9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 2002胡永洪  出版年:2002
“没有故事。没有过去。没有中国。”在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中,这就是一个华人女儿眼中的父亲。从曾祖父到祖父再到父亲,连续三代中国移民生活在美国并且“争取美国”,但他们都未能成为美国人,只有作者这一代在美国出生的ABC(A...
遗忘和忽视中的自我找寻——从新历史主义看《宠儿》
10
《海外英语》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汪倩  出版年:2013
非裔美国人的历史被白人主流社会放逐到了边缘,历史书写沦为了权力运作的产物,过去因话语权而被肢解放入到所谓的历史架构中。通过探讨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被释放的他者之声以及莫尼森聚焦奴隶生活的微观场面,进一步了解莫里森以多...
关键词:《宠儿》 新历史主义 他者 微观角度  身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