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豆    玉米    栽培    栽培技术    生产技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152H指数:5WOS: 1 北大核心: 4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几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1
《现代农业》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 王广元 关成宏 王险峰  出版年:1999
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除草剂对当季作物的安全性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近年来,某些除草剂因使用不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给生产造成损失。现就几种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加以介绍。快杀稗(二氯喹啉酸、quinclor...
关键词:除草剂 后茬作物 安全性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趋势及对策
2
《黑河科技》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林颖 张丁娜 宋庆英  出版年:2002
关键词: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 变化趋势  对策  
大豆行间覆膜增产栽培技术要点
3
《大豆通报》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太淑范 太万红  出版年:2005
阐述了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概念,适应区域。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增产技术主要包括品种的选择、种子处理、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农膜使用、田间管理以及适期收获。
关键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 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适应区域  增产技术 种子处理  科学施肥  适时播种 适期收获 田间管理  
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
4
《农民致富之友》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康红凡  出版年:2015
目前生产上小麦收获多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应该说一定区域内,小麦品种及种植模式应尽量规范一致,作物及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农机手应提前检查调试好机具,确定适宜收割期,执行小麦机收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努力减少...
关键词:机械化收获 作业质量  最佳工作状态  拨禾轮 喂入量 割茬高度 蜡熟  故障率 产品使用说明书  机械作业
几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5
《湖北植保》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 王广元 关成宏 王险峰  出版年:1999
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除草剂对当季作物的安全性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近年来,某些除草剂因使用不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给生产造成损失。现就几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加以介绍。快杀稗(二氯喹啉酸、quincl...
关键词:除草剂 后茬作物 安全性 快杀稗 赛克  广灭灵 普施特 豆黄隆  
浅谈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
6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乔炳印  出版年:2013
本文通过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的介绍,提出扩大苜蓿草的种植是物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紫花苜蓿 种植  利用  技术  
棉铃虫对Cry1Ac抗性的稳定性及其对适合度的影响
7
《植物保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邹朗云 李艳梅 张彦 魏纪珍 梁革梅 郭予元  出版年:2012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801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921)
为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1Ac毒蛋白抗性的稳定性及其适合度变化,利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Cry1Ac抗...
关键词:棉铃虫 CRY1AC 抗性稳定性 适合度
红小豆新旧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分析
8
《杂粮作物》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种子公司 许为政 庞景海 吕思强  出版年:2004
在日本北海道十胜地区是红小豆生产基地,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本研究就是对红小豆新旧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进行阐述和分析。试验2000年和2001年在带广蓄产大学试验场进行。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品种,最老的品种是M...
关键词:红小豆 新旧品种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棚室油豆角栽培技术
9
《北方园艺》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宋庆英 李艳梅  出版年:2011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是油豆角的主产区,在当地以早春露地栽培为主,但近年来,棚室载培油豆角的面积逐渐增加,采收期可提早到6月份,延后到10月份,且因其品质优良、口味独特,备受当地及外省市消费者青睐。农户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好...
关键词:油豆角 棚室 早熟栽培 栽培技术
浅谈小麦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技术
10
《农民致富之友》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晏希良  出版年:2013
有些病虫害可通过种子处理进行预防。目前种子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种衣剂对麦种进行包衣。种衣剂中含有内吸性杀虫剂和不同杀菌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种子表面能固化成膜,形成种衣,种衣在土壤中能吸水膨胀而又不被水溶解,种子能正常萌发...
关键词:种子包衣 病虫害 小麦 技术  防治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虫剂 种子处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