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遗址    故城遗址    玉器    红山文化    周代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70H指数:5北大核心: 7 CSSCI: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山东即墨市北阡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
1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即墨市博物馆 王芬 栾丰实 宋艳波  出版年:2011
北阡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属于北辛文化晚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有房址和二次墓葬。遗址中集中出现的极具时代特色的特殊埋葬方式,对研究胶东半岛地区当时的聚落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发展阶段及性质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遗...
关键词:山东  即墨市  北阡遗址  大汶口文化 周代
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
2
《农业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白云翔  出版年:2002
关键词:青铜时代 农业 生产工具  考古发现 中国  
对洛阳卜千秋墓壁画的注释
3
《华夏考古》京都大学;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林巳奈夫 蔡凤书  出版年:1999
关键词:西王母 画像石 壁画墓 洛阳  阿斯塔那墓地  吐鲁番  博物馆  三足鸟  《礼记·月令》  天井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新出陶量与量制初论
4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刘艳菲 王青 路国权  出版年:2019
2015年邾国故城遗址出土了一批战国和秦代的陶量,对这些陶量容积的分析可知,邾国量制与齐国量制非常接近,前者可能受到过后者的影响。部分陶量的表面刻印有陶文或戳记,其中"邾"字陶文在邾国故城为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邾国故城  陶量  量制  战国及秦代  
海岱地区与东北亚史前玉器文化交流——以野店遗址所出璧环类玉器为例
5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 王强 邓聪 栾丰实  出版年:2018
前言本文所称的东北亚泛指海岱文化区以北的广大区域,主要包括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其以东的范围。
关键词:海岱地区  东北亚 史前玉器 文化交流
山东北部晚商西周煮盐作坊的选址与生产组织
6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付永敢  出版年:2014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根据山东北部地区盐业考古专题调查的结果,可揭示煮盐作坊遗址的聚落形态及分布规律,晚商及西周时期作坊在选址时倾向于"央子"与湖沼地貌。进一步探讨晚商及西周时期煮盐作坊的生产组织与社会属性,可以推断此时期的盐业生产属于小规模...
关键词:山东北部  晚商西周时期  煮盐作坊  选址  生产组织  
由墓葬装饰品看赵宋王朝北方“民间盛宴”
7
《民俗研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 陈章龙  出版年:2013
"111环境与社会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子课题(项目编号:111-2-9);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地区古瓷窑址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1080071312206);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研究"(项目号:12FKG007)中期成果
在崇尚"事死如事生"的中国古代社会,丧葬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逝者"地下的世界"在很多方面都是生者地上居室生活的反映。本文主要依据北方地区考古出土的部分宋代墓葬装饰内容,揭示其所反映的宋代北方地区居民宴饮...
关键词:北方  宋墓 宴饮图  伎乐图  
淮河中游地区文明探源的新进展——读《蚌埠禹会村》
8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栾丰实  出版年:2014
以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或史实为线索,针对性地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进而研究特定阶段的社会和历史,这是中国原史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特色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术机构主持的田野考古发掘最先涉足安阳殷墟,就是因为该地出土过大量殷商甲...
关键词:禹会遗址  淮河中游 龙山时代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鸿篇力作——读《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
9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栾丰实  出版年:2015
学术界翘首以盼的牛河梁遗址群发掘报告于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当年12月中旬在沈阳召开的“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拿到沉甸甸的三大本《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下文简称《牛河梁》)之后,...
关键词:辽宁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  文明起源
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2019年发掘简报
10
《考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无 路国权 李凤翔 王青 高雪洁(执笔/拍摄) 吕海路 刘舰 陈孔利(绘) 边荣伟(拍摄)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反思与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CKG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邾国故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2&ZD248);山东大学“青年交叉学科群体项目”(项目编号2020QNQT018)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发掘的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主要为战国和汉代遗存。战国时期遗迹有浇铸坑、灰坑、水井等,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大量陶范等与冶铸有关遗物。汉代遗迹有灰坑、水井,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和铜钱等。铸铜遗存属战国早期,...
关键词:山东邹城市  邾国故城  铸铜遗存  浇铸坑  战国早期及汉代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