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文化    社会变迁    海洋环境保护    渔业管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79H指数:3北大核心: 1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混合型抗争——当前农民环境抗争的一个解释框架
1
《社会学研究》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陈涛 谢家彪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洋污染事件中渔民的环境抗争研究"(13CSH03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2016B02314)资助
农民环境抗争研究一直秉持"侵权—抗争"的逻辑框架,但这一逻辑框架忽视了农民目标取向的多面性和抗争事件的情境性。通过对大连"7·16"海洋溢油事件的研究我们发现,农民环境抗争事件中存在维权、谋利和正名三种目标指向,分别旨在...
关键词:混合型抗争  “侵权一抗争”  维权谋利  正名
海洋实践视角下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崔凤  出版年:2017
海洋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实践活动的总称,它具有全面性、高风险性、高科技性、发展性、海陆一体性和嵌入性特点。海洋实践对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海洋产...
关键词:海洋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文化
当“海洋”遇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洋实践视角下的传承与保护
3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于家宁  出版年:2017
民俗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产生于海洋实践或为海洋实践服务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分布在沿海诸省,主要包含与海洋实践有关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间信仰、祭典与庙会、时岁节日、人生礼仪5类...
关键词:海洋实践  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海洋“百工技艺”的保护问题探析——以传统技艺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例
4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徐霄健  出版年:2017
传统技艺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传统海洋“百工技艺”既是海洋群体从事海洋实践的前提条件,又是海洋实践的社会产物.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
关键词:百工技艺  传统技艺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文化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王书明 张志华  出版年:2015
李京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围填海造地资源环境价值损失评估及补偿研究”(12BJY064)阶段成果;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海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经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渤海溢油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12DSHJ03)资助
为了规范围填海造地行为,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与政策,但与围填海造地的实践形势相比,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显然是滞后的,因此亟须完善我国围填海造地的法律制度。在这方面,日本、韩国、荷兰的立法经验值得借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治理...
关键词:围填海造地 海洋环境保护 法律制度
城市化背景下海洋渔村变迁——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思考
6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岛市委党校 高超勇 王书明 王振海  出版年:201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海洋渔村产生了巨大的变迁。渔村出现了产业结构转型,渔业由单一捕捞渔业转向以养殖渔业为主,以海产品加工为代表的工业以及餐饮、休闲等服务业在渔村兴起;渔业的转型使传统渔民成为剩余劳动力,面临着...
关键词:城市化 海洋渔村  社会变迁 转产转业
论隐形环境问题——对LY纸业公司的个案调查
7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崔凤 秦佳荔  出版年:2012
环境问题的发展呈现了两种走向:一是通过建构主义路径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另一个走向是成为"民不举,官不究,媒体关注盲区"的隐形环境问题。通过对LY纸业公司造成的隐形环境问题现象阐述,从逐渐远离的自然环境、特殊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环境行为 环境问题 隐形环境问题  
传统艺术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评述
8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王宇萌  出版年:2017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行为的产物.是人类海洋实践的重要产出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将传统艺术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音乐、...
关键词:海洋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
海洋意识是何种意识?
9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赵宗金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海洋意识及其建构研究”(11CSH034)
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从心理意识的角度对海洋意识进行有效理解和界定,通常可以区分出三个层面的内容:海洋认知、海洋情感、涉海行为意向。海洋意识与公民意识...
关键词:海洋意识 心理意识 公民意识 学科意识
基于生态系统的渤海渔业管理研究
10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王书明 章立玲  出版年: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路径研究”(13YJA840023)阶段性成果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现今世界范围内的新方向,其要求我们从生态系统的特性出发出台-系列政策法规, 以科学管理和技术知识为基础, 深化相关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缓解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渤海三面陆域环绕, 流通性较差, ...
关键词:渤海  生态系统 渔业管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