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选》    诗学意义    《文选》李善注    脚色    学人之诗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70H指数:4北大核心: 27 CSSCI: 30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1
《文艺研究》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元鹏飞  出版年:2011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典戏曲脚色新考"(批准号:08BZW023)阶段性成果
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脚色的形成,戏剧形态的发展和戏曲脚色的演化密不可分。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明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金杂剧院本之"杂剧色"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形态为搬演故事、装扮人物的形态,从中演化出生、旦、净...
关键词:中国戏曲 脚色 演化  意义  戏剧形态 宋金杂剧 古典戏曲 人物形象  
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划分及其诗学意义
2
《文学遗产》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李金松  出版年:2015
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这三个诗学批评概念的提出源自对诗歌进行文学类型的分析。这三个概念在清代诗学批评话语中的确立与其理论内涵的被不断揭示,以及有关诗学批评活动的展开,不但描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文学类型,更新了关于...
关键词:诗人之诗 才人之诗  学人之诗 文学类型
《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价值发微
3
《明清小说研究》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张进德  出版年:2012
《四书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目录性工具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小说家类"的序文及提要文字,在小说文本、文献乃至于理论方面多有发明。其文献考证价值体现在对作品性质的考订,对作者、卷数、版本、书名、时代及背景...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小说家类  价值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王宏林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诗学关键词的衍变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9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
关键词: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雅》《颂》传统  以学入诗  
敦煌本《文选》李善注研究
5
《文学遗产》河南大学文学院 王立群  出版年:2013
本文对敦煌本《文选》残卷的抄写时间、地点作出新的推测,对永隆本是否为李善注本进行了补充研究,对敦煌本《文选》的特征、价值进行了研判,并对作为《文选》李善注研究预设起点的敦煌写本的涵义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敦煌本 《文选》 李善注
《文选》三家注:唐代《文选》的诠释历程
6
《文学评论》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郭宝军  出版年:2012
《文选》李善注在挖掘文本作者知识构成、追寻作者知识背景的过程中,背离了一般知识阶层的接受需求;李善注虽具备深刻的学术史意义与文献价值,却难以在一般知识阶层中流行。五臣针对李善注的缺陷,以熟悉释陌生,遂成为开元以后一般知识...
关键词:《文选》李善注 诠释  唐代 文本作者 学术史意义 知识阶层  知识构成 知识背景  
参军戏及其角色考辨
7
《中华戏曲》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元鹏飞  出版年:201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典戏曲脚色新考》(编号08BZW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戏曲史研究中,凡追溯脚色制的来源,参军戏必是难以绕开的话题。何况,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和夏庭芝《青楼集序》都言之凿凿地说"副净古谓之参军,副末古谓之苍鹘"。然而我们知道,最早记载副净、副末及末泥、引戏等名目的文献是宋...
关键词:参军戏 参军色  杂剧演出  滑稽戏  苍鹘  演出内容 宋杂剧 脚色 考辨 角色
试论《文选》经典化之可能与生成
8
《文学遗产》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郭宝军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选汇校汇注>(项目编号14ZDB067)成果之一
太子的身份、储君的地位、文坛一派之领袖,以及与兄弟间良好的关系而产生的多重身份,使萧统在传统教化与身体欲望的对立中趋向调和,《文选》的编纂思想因此生成,《文选》由此成书,《文选》经典化因之成为可能。隋唐南北文风博弈确立的...
关键词:《文选》 经典化  注释
刘向《列女传》女性类型的认知特征
9
《中国文学研究》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王利锁  出版年:2011
刘向《列女传》是我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最早的人物杂传,也是最系统的集女性传、女性史、女性学于一体的女性研究专著。《列女传》对女性类型的认知表现出鲜明的行为品性等级意识、两元对立观念和属类多元化倾向的特征。《列女传》女性类型...
关键词:刘向  《列女传》 女性类型 认知特征  
从实用到审美:晚明时期骈文的嬗变
10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李金松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骈文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51)阶段性成果.
晚明时期,骈文由此前的实用性书写向审美性书写转折。骈文书写发生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抒情性表达与自娱性表达与此前相比日渐增多。正是由于这一变化,促成了骈文书写的复苏。而晚明时期骈文书写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原因乃在...
关键词:晚明时期 骈文书写  实用性  审美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