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玉米    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    万寿菊    大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90H指数:3北大核心: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北方寒地花生栽培技术
1
《黑龙江农业科学》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姜玉芬 李绍财 孙平 黄丽芳  出版年:2002
关键词:北方  寒地 花生 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
《农民致富之友》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丹丹  出版年:2008
各地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六种方法:第一类是地力分区法:第二类是目标产量法,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第二三类是田间试验法,包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肥料效应函数法 养分平衡法 目标产量法 施肥方法 分区法  差减法  试验法  
北方黑木耳露地袋栽生产技术
3
《中国园艺文摘》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姜玉芬  出版年:2012
根据黑木耳吸收营养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利用北方早春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从场地选择、作床、原料配制、装袋灭菌与接种、菌丝体培养、出耳场地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北方黑木耳露地袋栽技术。
关键词:黑木耳 露地栽培 袋栽
向日葵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4
《农民致富之友》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振宇  出版年:2012
向日葵属菊科植物,又名向阳花、菊花,种子可榨油,也可炒熟食用,经济价值颇高。下面将其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栽培技术:一、合理轮作,选好茬口向日葵不宜连作,也不宜在低洼易涝地块种植,对前茬选择并不严格,除甜菜...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病 向日葵螟 向日葵斑螟  病虫害防治技术 食用型 合理密植  列当 现蕾 底肥  基肥  开花期  
高寒地区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
5
《北方园艺》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孙明辉  出版年:2005
关键词:高寒地区 高产栽培技术 万寿菊 生产栽培 2000年  花卉栽培 经济作物  黑龙江省  生产实践  西番莲  金盏菊 望奎县  面积  花坛  花丛  水养  切花  公顷  
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6
《农民致富之友》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韩建波  出版年:2008
一、发生规律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甘蔗、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左右...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禾本科杂草 黑龙江省  螟蛾科 鳞翅目 杂食性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
7
《农民致富之友》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佟学武  出版年:2016
绿色防控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方式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有...
关键词:有机蔬菜 种植  绿色防控 措施  应用  
大白菜种植技术与病害防治
8
《农民致富之友》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金鹏  出版年:2017
选地:土质选择。以肥沃的沙壤土、轻黏壤土等为宜。沙壤土保肥和保水性较差,不利于大白菜叶球发育。重黏土地易感软腐病,则不宜种大白菜。大白菜应实行3-4年轮作,可选择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豆类及小麦作物的茬口,不能与十字花科...
关键词:大白菜 病害防治 种植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 沙壤土 土质选择  连茬种植 保水性
农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及防治措施
9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农技推广站;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福德 荣蓉  出版年:2010
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其中碳(C)来源于空气中CO2;氢(H)和氧(O2)来源于大气降水;氮(N)、磷(P)、钾(K)、硫(S)、钙(Ca)、镁(Mg)、硼(B)、
关键词:营养元素缺乏 农作物生长 防治  症状 大气降水 CO2
玉米套种芸豆栽培技术要点
10
《种子世界》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黄国琴 迟宝玉 冯军  出版年:2001
1品种选择 1.1玉米品种最好选择抗病能力强、秆壮不倒伏的收敛型或半收敛品种,如四单19、庆单1等品种.
关键词:玉米 套种 芸豆 栽培技术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