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源解析    细颗粒物    污染特征    水溶性离子    重金属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被引量:191H指数:7WOS: 16 EI: 15 北大核心: 34 CSSCI: 1 CSCD: 3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成都冬季PM_(2.5)化学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 EI收录)
1
《环境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吴明 吴丹 夏俊荣 赵天良 杨清健  出版年: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4109)
2017年1月1~20日在成都地区分昼夜对PM_(2.5)进行连续膜样品采集,并在实验室测定了其主要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质量浓度.观测期间,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7.1±59.9)μg·m^...
关键词:成都  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OC/EC  昼夜差异  源解析
苏南典型工农业交错区土壤铅富集特征及源解析——基于PCA-PMF方法 ( EI收录)
2
《中国环境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王成 赵艳萍 谢鸣捷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1551,41867049)。
为阐明长江三角洲典型工农业交错区土壤中Pb富集特征以及污染源贡献,以常熟地区典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中Pb、Cu、Zn、Cd以及主量元素等的含量及Pb形态分布.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发生了显...
关键词:重金属 长三角地区  污染源 土壤剖面 形态分布  
大阅兵期间北京市大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 EI收录)
3
《中国环境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赵辉 郑有飞 徐静馨 王占山 袁月 黄积庆 储仲芳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108)
为了评估抗战纪念活动期间污染物减排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2015年8月1日~2015年9月18日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2014年同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减排期间(2015年8月20日~201...
关键词:70周年  纪念活动  大气质量 评估  
加强O_(3)和PM_(2.5)协同控制,持续改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 ( EI收录)
4
《科学通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建林 张远航  出版年:2022
我国自2013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六项常规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_(2))、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一氧化碳(CO...
关键词:大气环境质量 细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空气质量 二氧化氮 常规污染物  持续改善  协同控制
基于PMF和源示踪物比例法的大气羰基化合物来源解析:以南京市观测为例 ( EI收录)
5
《环境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科略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胡崑 王鸣 王红丽 景盛翱 陈文泰 卢兴东  出版年: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2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5113)。
大气羰基化合物在对流层大气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受到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的共同影响,来源研究面临挑战.本研究基于2017年3月在南京市开展的羰基化合物观测,分别利用源示踪物比例法(STR)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对羰...
关键词:羰基化合物 来源解析  源示踪物比例法(STR)  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  南京  
南京冬季重污染过程中黑碳气溶胶的混合态及粒径分布 ( EI收录)
6
《环境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Centre for Atmospheric Science 蒋磊 汤莉莉 潘良宝 刘丹彤 花艳 张运江 周宏仓 崔玉航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D0512/91544231);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2015017);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884);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016)
2013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暴发持续性重污染过程.本研究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分析这次过程中黑碳气溶胶(BC)的质量浓度、混合态以及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BC质量浓度在1.01~14.05μg...
关键词:黑碳 南京  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  混合态 粒径分布
Nb改性对MnCe0.2Ox低温SCR抗硫和水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7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CICAEET)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樊荣 杨波 黄琼 徐海涛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216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0786);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8KJB43001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经费资助项目(2017r073)。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系列Nb掺入MnCe0.2Ox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对比研究MnCe0.2Ox和MnNbβCe0.2Ox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性能、水热稳定性能和抗硫中毒性能,同时考察NH3SCR反应...
关键词:低温脱硝 MnCe0.2Ox  抗硫 水热稳定性 Nb改性  
南京市南部地区O_(3)污染特征、生成敏感性及传输影响分析 ( EI收录)
8
《环境科学》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新梅 胡崑 王鸣 谢放尖 王艳  出版年:2023
2020年南京市环保科研项目(202013)。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来长江三角洲(YRD)地区大气臭氧(O_(3))污染问题突出.于2020年7~9月和2021年4~5月在南京市南部地区溧水站点开展了大气O_(3)、氮氧化物(NO_(x))和挥发性有机物(...
关键词:O_(3)-VOCs-NO_(x)敏感性  基于观测的模型(OBM)  潜在源区分析  传输影响  南京  
环境科学专业“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
《实验技术与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鸣 薛艳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5113).
"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课程具有理论复杂、概念抽象等特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掌握难度大。文章提出了以"应用+实践"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应改革。结合科研项目设计了与...
关键词: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  实践教学 环境科学
青藏高原东缘冬季PM_(2.5)中碳组分特征和来源解析
10
《生态环境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张成虎 吴丹 郑小波 赵天良 夏俊荣 王红磊 吴明  出版年: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91544109;91744209)。
于2017年冬季12月13—21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分昼夜采集PM_(2.5)样品,并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研究青藏高原PM_(2.5)中碳组分的化学特征及主要...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昼夜差异  源解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