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化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性    文化遗产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6H指数:3北大核心: 3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的代表性、 多元性与整体性
1
《新视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郗志群 匡清清  出版年:2021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ICS2019A)。
北京城市的发展与大运河密切相关,自辽以来,北京大运河贯穿古今、融汇南北,不仅保障首都漕粮供应,而且深刻影响着北京地区的社会生活特征与精神形态。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是涵养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通过认识其突出价值、梳理...
关键词: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代表性  多元性 整体性 文化遗产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
《新视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郗志群 熊志鹏  出版年:2020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历史遗存及文脉梳理”(17ZDA30)。
北京城市副中心落户长安街正东方向延长线上的通州,四通八达的地理优势,成为城市副中心的首选之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北京城市新规划紧密相关,通州将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打造属于通州的“小雄安”,与雄安新区共同成为首都的...
关键词:北京城市副中心  大运河文化带  文化建设
“文化空间”的构建及内涵——以北京东岳庙庙会为例
3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张子璇 王铭  出版年:2021
作为北京地区典型的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东岳庙庙会文化空间是物质的、有形的实物因素与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因素的复杂结合体,尤以物质为依托,通过物质媒介或载体反映出了非物质性的精神、价值与意义,也是其他类型非物质文...
关键词:北京东岳庙庙会  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内涵  时间内涵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晋商关系研究
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代晨强 王铭  出版年:2021
该文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公布的5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主要线索,讨论其与保护区整体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晋商作为关键的连接要素,结合碑刻、地方志、文人笔记等地方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按照非遗类型进...
关键词:晋商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线文化共融: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的“北京方案”
5
《新视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郗志群 匡清清  出版年:202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21ZDA04);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一般研究项目“十三五时期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成就及未来发展研究”(ICS-2021-B)。
中国大运河贯通南北,由多区域运河段构成,它是一个水利工程,亦是一个文化系统。“十三五”时期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从提出到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四五”时期北京大运河文化建设在新历史背景下被赋予了新价值和新功能,对标“大运...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文化共融
从古道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北京城的关系
6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王雨莹 王铭  出版年:2023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类活动的形式对北京城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文化带上的古道展现出来。古道贯穿于西山、永定河与北京城之间,分为古商道、古香道与古军道三种类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古商道  古香道  古军道  北京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代北京的皇家坛庙
7
《北京观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郗志群  出版年:2016
作为元、明、清三朝帝都,城池、宫殿、坛庙、苑囿、街巷、民居等建筑构成了北京城市的主体。就其中的坛庙建筑而言,其建筑哲理,如方位、阴阳和布局观念以及声学、力学、美学等建筑技法无不得到完美的应用,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
关键词:坛庙  苑囿  阴阳和  天寿山  蚕坛  稷坛  三大产业  朱厚照  世界遗产委员会  郊庙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及其物质空间研究
8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曾泽伊 王铭  出版年:202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与其三大物质空间——神乐署、天坛公园及北京中轴线联系紧密。由于中和韶乐自古时起便以神乐署作为生存地,两者又共同依赖天坛而得以展示,再加之中和韶乐文化内涵中的“中和”思想与北...
关键词:中和韶乐  神乐署  天坛  北京中轴线 物质空间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