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化产业    学术研究    十六大以来    传统戏剧    梆子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8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1
《唯实》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 朱锦程  出版年:2023
作为流行于徐州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徐州梆子戏、柳琴戏和琴书等戏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一方百姓的乡情乡愁。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不仅对本地戏迷、票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对身处异乡的徐州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专业演员  传统戏剧 戏曲文化 柳琴戏 传承与发展  徐州梆子戏  票友 徐州地区  
探索与发展的十年: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述评(下)
2
《学术论坛》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张培奇 胡惠林  出版年:2013
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文化产业概念和分类到文化产业发展支撑要素,从文化体制改革到文化产业政策,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到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到文化产业案例解析,从文化产...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文化产业 学术研究 探索与发展  
探索与发展的十年: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述评(上)
3
《学术论坛》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张培奇 胡惠林  出版年:201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08JZD0034)
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文化产业概念和分类到文化产业发展支撑要素,从文化体制改革到文化产业政策,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到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到文化产业案例解析,从文化产...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文化产业 学术研究 探索与发展  
我国文化消费品供给的路径选择与价值判断——文化产业市场取向与价值导向关系问题研究
4
《学术论坛》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 朱锦程  出版年:2012
2010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10YB16);江苏师范大学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10XWA17)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类文化消费品正在社会消费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如何准确把握文化消费品的供给路径,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直接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取向和价值导向关系问题。文章认为,就市场取向与价值导向关系问...
关键词:文化消费品 路径选择  价值判断  市场取向  价值导向  
网络时代传统传媒产业的资源整合策略与知识管理创新研究
5
《文化产业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南京大学 朱锦程  出版年:2013
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面临重新洗牌。媒体受众、广告客户、媒体自身以及其他产业资源都处于重置与整合的变化之中。该文以传统传媒产业为例,探讨传统传媒产业应对新兴传媒产业冲击的资源整合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组...
关键词:传统传媒产业  资源整合 知识管理 创新  
转型时期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治理范式的构建研究
6
《文化产业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 朱锦程  出版年:2015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地域文化特色强化与文化产业特色强化创新互动机理及优化调控:以江苏为例”(13YJAZH065);201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地域文化特色强化与文化产业特色创新研究”(12EYD01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转型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将面临新的变革,与之相对应的治理范式亟待加以确立,以加强各层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社会治理。该文试图从文化产业治理范式的构建依据入手,将文化治理界定为一种基于文化产业场域的新型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创新性...
关键词:转型时期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治理  治理范式
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徐州汉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7
《中国商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 张迪  出版年:2016
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汉文化资源,包括典型的"汉代三绝",汉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军事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汉代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文化产业担负着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传播汉文化就是传播徐州的品格和灵魂。目...
关键词:徐州  汉文化传播  文化产业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