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
- 1
- 《学术月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范可 出版年:2017
- 关键词:巴特 边界 边疆 族群性 主权 民族
- 边疆与民族的互构:历史过程与现实影响
- 2
- 《民族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范可 出版年:2017
- 关键词:边疆 民族 互构 主权
- 狩猎采集社会及其当下意义
- 3
- 《民族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范可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狩猎 采集 文化 自然
- 田野工作与“行动者取向的人类学”:巴特及其学术遗产
- 4
- 《民族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 范可 出版年:2020
- 关键词:巴特 田野工作 行动者取向 族群边界
- 互联网中的日常“隐私”实践——基于青年群体的质性研究
- 5
- 《中国青年研究》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王昕 邓国基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互联网 隐私 质性研究 青年研究
- 田野无界——关于人类学田野方法的思考
- 6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邵京 出版年:2011
- 关键词:人类学 田野 方法 实践 理解
- 家庭形态的想象与重构:一个分析性框架——1949年以来的国家权力实践
- 7
- 《中国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董国礼 谢燕清 出版年:2013
- 关键词:社会结构 家庭形态的想象 国家权力
- “自我的他者化”——关于本土田野实践的思考
- 8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范可 出版年:2011
- 关键词:“他者” 人类学 民族志 田野工作 全球化
- 跨国领养与跨文化的“家”——以来华领养的美国公民为例
- 9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范可 出版年:2011
- 关键词:美国 跨国领养 跨国文化 中美关系 孩子来自中国的家庭(FCC) 低等血统法则 文化认同
- 家国情怀与守望尊严是民族相处之道——与纳日碧力戈教授商榷
- 10
- 《探索与争鸣》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范可 出版年:2016
- 关键词:家国情怀 守望尊严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