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藏药植物    青藏高原东缘    资源调查    植物区系    有机化学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39H指数:4WOS: 1 北大核心: 4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高职高专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1
《时代教育》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党金宁  出版年:2008
本文探讨如何改进高职高专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3个方面对高职高专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方法 探究  
青藏高原东缘蓼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2
《中国中药杂志》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巩红冬 谢德芳 马海财 郭淑青 马雄 王玉林  出版年:2009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蓼科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6属15种。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蓼科藏药植物的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蓼科 藏药植物 植物区系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
《甘肃高师学报》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党金宁  出版年:2008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并根据实践提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有机化学 应用  
超临界CO_2萃取粉枝莓精油化学成分及GC-MS分析
4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寇亮 王丽娜 顾兴斌  出版年:2008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得到的粉枝莓精油收率为1.86%.利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GC-MS)对粉枝莓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得各成分的含量.共分离出42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1种化合物,占出峰...
关键词:超临界CO2 萃取 粉枝莓  精油 GC-MS
青藏高原东缘兰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5
《草业科学》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巩红冬 谢德芳 马海财  出版年:2009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兰科藏药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兰科藏药植物共有10属11种,分别占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5.64%和13.10%。可归属为5个分布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兰科 藏药植物 植物区系 青藏高原东缘
不饱和度公式的推导及其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
6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王亚玲 苟如虎  出版年:2009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长基金项目(08-24)
阐述了不饱和度的概念,不饱和度公式的数学推导和不饱和度的意义及其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不饱和度 数学推导  仪器分析
青藏高原东缘杜鹃花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7
《湖北农业科学》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巩红冬 谢德芳  出版年:2009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杜鹃花科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共有1属7种。为此对青藏高原东缘杜鹃花科藏药植物的属种组成、区系成分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杜鹃花科 藏药植物 植物区系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
8
《安徽农业科学》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巩红冬 谢德芳  出版年:2009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复杂,植物种类多样,风毛菊属藏药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3亚属16种。该文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藏药植物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风毛菊属 藏药植物 资源  
藏药植物在高原地带的人工栽培技术
9
《天津农业科学》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刘鹏娟 巩红冬  出版年:2009
对藏药植物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藏药植物的引种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藏药植物 人工栽培 引种
判断存在手性碳原子的环己烷R/S的简便方法
10
《甘肃高师学报》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王亚玲 苟如虎  出版年:2008
归纳阐述了存在手性碳原子的环己烷判断R/S的方法为"环己烷的构象转为费歇尔时,环碳在横向,编号61234561a,e,上下交替换,奇碳a上e下,偶碳e上a下.对映体椅型结构互转变,编号顺变逆,ae,键基团位不变,-对映构...
关键词:判断  手性碳原子 对映异构环己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