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诗歌    表现主义    心灵    中国古代美学    艺术品质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0H指数:2北大核心: 2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以“心”为美——中国古代美学的表现主义精神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祁志祥  出版年:2003
以“心”为美,是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当然状态的价值界定。这种表现主义的美学观念,存在于中国古代美学的“比兴”说、“神韵”说、“意味”说中。它认为,自然美的本质在人格化、心灵化,人物美的本质在心灵精神,艺术美的本质在心灵意蕴...
关键词:美  本质  心灵 表现  
论规整雅致的徐陵诗
2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马海英  出版年:2003
徐陵的骈文以形式之美登峰造极。其诗歌在形式上也达到了很高水平。徐陵诗格律接近完美,意境优美,风格规整雅致,并表现出与其创作相应的文学思想。徐陵诗在近体诗发展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徐陵  形式完美  规整雅致  
谈谈古《弹歌》
3
《古典文学知识》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李笑野  出版年:2002
在文学领域中,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之一。它伴随着原始人类的生活而不断产生,但由于它们发生在有文字之前,仅赖口耳相传,所以留存无多,就是存下来的一鳞半爪,也真赝杂糅,颇多争议。文学史研究中,对文献里记下的上古歌谣曾做去...
关键词:《弹歌》 诗歌 文学研究 神话传说 艺术品质 中国  
阴铿诗歌的时代特质
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马海英  出版年:2004
阴铿不是贵族出身,但其诗歌却是当时之冠。比起何逊,阴铿的诗格律非常成熟,形式浏亮新俊。阴何区别,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梁陈诗歌的差异和陈代近体诗接近成熟的特征。
关键词:阴铿 何逊  浏亮新俊  近体诗 陈代  
语言反省:现代文化秩序的内省机制
5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 2006窦丽梅  出版年:2006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凸现文化竞争、文化冲突的时代,我们对于文化秩序的反思,实质上是针对现实的社会秩序,希望通过文化来透视、解答和引导社会秩序的构建行动。在文化秩序的反省机制中,我们认为,一般泛泛而谈的文化反省,是将文...
关键词:文化秩序 弗朗索瓦·于连  殖民主义 殖民时代 新加坡  科学界 殖民地  现代文化
以“文”为美
6
《文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祁志祥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形式美 “文”  文学作品 协调美  参差美  文艺美学
“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
7
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 2004祁志祥  出版年:2004
作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美的学说,并对“道”加以改造,建构了他的适性为美、全性为美的美学系统,另外对主体特殊的审美经验——“至乐无乐”作了有力补充。庄子认为美在生命体本性的张扬,实开生命美...
讲好“中国故事”的“修辞诉求”略论
8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2016窦丽梅  出版年:2016
<正>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命运已经彻底地融入世界历史之中,中西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须。面对这一既宏大广阔又具体而微的中国和世界之间的矛盾与问题,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的眼光从'传统中国'转向'现代中国'...
关键词:汉语修辞学 修辞学界  媒体权力 中国故事 修辞批评
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
9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许建平  出版年:2008
近年来,从经济生活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之风,已由上海逐渐向全国延展。然而当下的经济生活视角与庸俗社会学批评的社会经济视角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有何不同,似乎尚不清晰,需加以辨明。故本文特提出'新经济视角'...
关键词:道义富贵人  四因说 生存欲  物质—经济  微观  经济学 新经济视角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10
2015李贵  出版年:201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内容简介】本书系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十余年修订而成,较之其博士论文,有了很大的增改和深入。在作者撰写博士论文之初,关于这个论题,学界相关论著还比较少。如今"中唐—北...
关键词:《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