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麦    玉米    播期    良星66    不同播期    

研究学科:

被引量:166H指数:6北大核心: 2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偃展4110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1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房春兴 沈恩庭  出版年:2009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生育期、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008~2009年度条件下,偃展4110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时期也推迟,密度对生育期影响不大;成穗率随播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随密度的增加...
关键词:小麦 偃展4110  播期 密度  群体动态  产量  
施肥措施对砂姜黑土小麦生长性状、营养元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郑学博 崔键 马超 周静 房春兴 詹其厚  出版年:2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A6B04)资助
通过田间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施控失肥和施缓释肥5个处理,研究其对砂姜黑土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和N、P、K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
关键词:施肥措施 控失肥 缓释肥 砂姜黑土 小麦产量 N、P、K素累积  叶面积指数
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3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泗县屏山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邢松 房春兴  出版年:2013
选择2010—2013年度国审和省审的16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在淮北地区推广种植的半冬性品种为济麦22、谷神6号、鑫麦8号、红皖88、烟农19,皖麦52抗倒春寒性稍差,不同播期抗性不一样,应减少...
关键词:小麦 品种  比较试验  淮北地区  
适合玉米机收的含水量与产量关系试验研究
4
《安徽农学通报》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沈恩庭 房春兴 唐怀坡  出版年:2013
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照先玉335抽丝后50d收获,含水量高于对照的参试品种产量一般偏低,据此筛选出适合机械收获且产量高的品种为绿玉381、庐玉2119、皖鉴13-4。
关键词:玉米 机收  含水量 产量  试验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吨田宝对小麦形态指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
《农业科技通讯》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房春兴 王寅 唐怀坡 穆桂兰  出版年:2012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吨田宝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初期喷施,对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健壮,整齐,叶色清秀,抗逆能力增强,叶功能期延长,灌浆快,株高降低,叶片长和宽都有所增加,产量较高。
关键词:吨田宝  小麦生长 产量  效果  
不同钾肥对玉米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
6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房春兴 穆桂兰 唐怀坡 王寅  出版年:201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氮肥、磷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不同钾肥对玉米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生育期无明显差异,但玉米施用钾肥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均...
关键词:玉米 钾肥 生育性状 产量  影响  
小麦新品种良星6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7
《安徽农学通报》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房春兴 沈恩庭  出版年:2011
双国审小麦新品种良星66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高抗倒伏、丰产性好、适宜区域广等特点。介绍了良星66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肥地力、精细整地、培育壮苗、科学田管、适期收获等。
关键词:良星6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黄淮海夏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及防控对策
8
《安徽农学通报》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赵永强  出版年:2022
固镇县地处黄淮海地区的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大县。当地夏玉米生产中常常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南方锈病的发生,不利于当地夏玉米的安全生产。该文结合当地实际,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症状、为害特特征、发病...
关键词:夏玉米 南方锈病 发生  防控  黄淮海地区
抗虫棉对棉田杂草和农业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9
《安徽农学通报》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孙强 沈恩庭  出版年:2001
在安徽省宿州市 土甬 桥区、全椒县和宿松县三个地点 ,对转基因抗虫棉田和普通棉田中的杂草和农业昆虫种群数量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种植抗虫棉对棉田中棉铃虫幼虫数量有显著影响。而对杂草及其它农业昆虫种群未表现有影响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 杂草种群数量  农业昆虫种群数量  
不同施肥措施对沿淮区麦-玉周年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10
《土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郑学博 周静 崔键 马超 房春兴  出版年:2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09BADA6B04)资助
沿淮砂姜黑土区,设置5种施肥措施(常规施肥、推荐施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推荐施肥+控失肥,推荐施肥+粉煤灰),探讨其对麦-玉轮作周年产量及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玉轮作周年产量以推荐施肥+秸秆粉碎全...
关键词:施肥措施 沿淮地区  麦-玉轮作  周年产量  氮素利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