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纳米材料    蛋白质    荧光    金    出土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电气类    矿业类    

被引量:40H指数:5北大核心: 7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显微红外光谱透射法快速鉴别“粉状锈”
1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董少华 杨军昌 束家平 周伟强 谭盼盼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674206)
为保护好馆藏或出土青铜文物,必须检查并去除青铜器的"粉状锈"。"粉状锈"主要由氯铜矿和副氯铜矿组成,此两种物质的红外光谱特征明显,因此,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透射法进行鉴别。与传统红外光谱压片法相比,这种透射红外...
关键词:粉状锈 氯铜矿  青铜锈蚀  显微红外  萧后礼冠  
“错金银”新论
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刘艳 杨军昌 谭盼盼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1674206);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资助(06040-19GH0201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资助(3102019ghjd002)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为此,本研究从跨学科的多元视角,结合中国境内和中亚草原出土的"错金银"文物和相关文献,对战国秦汉时期"鎏金"、"嵌错"和"贴金...
关键词:战国 秦汉 错金银 鎏金 嵌错  贴金  敷金  中亚草原  
大连营城子汉墓出土龙纹金带扣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3
《考古》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谭盼盼 张翠敏 杨军昌  出版年:2019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674206);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编号06040-19GH0201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3102019ghjd002)资助
前言2002~2003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汉墓。其中,2003M76为一座高等级的男女合葬墓,时代属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该墓出土了一件制作精美的金带扣[1],为大连地区首次发现。这...
关键词:大连营城子  汉墓 金带扣  制作工艺  
新疆库车魏晋十六国墓(M15)出土金线的科学分析
4
《文物》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杨军昌 于志勇 党小娟  出版年:2016
2010年3-7月,在新疆库车县友谊路古墓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发现古墓葬5座[1],出土了较多不同材质的文物,如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漆器和骨器等。其中,在墓葬M13中出土不少金箔残片,在墓葬M15出土有残断的金...
关键词:金线 M15  金银器  芯线  博物馆建设  友谊路  显微照片 二次电子 法门寺地宫 砖室墓
新疆哈密巴里坤西沟遗址1号墓出土部分金银器的科学分析
5
《文物》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谭盼盼 纪娟 杨军昌 王建新 马健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14ZDB052)研究成果
2012年8-9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会同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对新疆巴里坤西沟遗址1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墓葬出土的130余件金银器多为人身佩戴和衣物上缝缀的动物纹金饰片、金环...
关键词:金银器 巴里坤县  抢救性发掘 动物纹 西沟  喇叭形  文物保护 新疆哈密  新疆巴里坤  考古学研究
清中晚期双龙五凤点翠冠饰材质与工艺研究
6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 纪娟 谭盼盼 杨军昌 葛洪 董少华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206)。
为从科学分析的角度研究清代点翠首饰的材质与工艺,本研究以陕西旬邑县唐家大院清中晚期双龙五凤点翠冠饰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点翠冠饰的显微形貌、X射线能谱仪分析点翠冠饰制作材料的化学成分、傅...
关键词:点翠工艺  细金工艺  材质  清中晚期  
隋炀帝萧后墓出土发钗材料与工艺初步研究
7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党小娟 杨军昌 李睿 束家平  出版年: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674206)
2013年扬州隋炀帝萧后墓出土一组发钗(十二支),是目前考古发现隋唐时期墓主身份确定为皇后级别的一组发钗。本研究采用X光探伤技术、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显微红外光谱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对萧后发钗进行了检测分析,成功揭示了...
关键词:隋炀帝萧后墓  发钗  材料  工艺  
荧光技术原位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8
“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2017尚利  出版年:2017
纳米材料在医学、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细胞示踪、疾病诊断、癌症治疗等。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材料在生物体系内,很容易与蛋白、细胞、组织等不同层面的生物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一方面,这种纳米-生物相互作用可...
关键词:荧光 纳米材料 生物效应 蛋白质 细胞成像
基于超分子大环的功能多孔材料
9
全国第十九届大环化学暨第十一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2018谭丽丽  出版年:2018
<正>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污染、疾病治疗等世界难题的解决依赖于新材料的开发,多孔材料及超分子大环(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等)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结合两类材料的优势,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一、构筑了一系列的低密度、易溶解加...
关键词:超分子组装 柱芳烃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气体吸附分离  药物控释
荧光技术原位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10
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2017尚利  出版年:2017
纳米材料在医学、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细胞示踪、疾病诊断、癌症治疗等。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材料在生物体系内,很容易与蛋白、细胞、组织等不同层面的生物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关键词:荧光 纳米材料 生物效应 蛋白质 细胞成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