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节日    稻作文化    本土化    范式转型    范式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7H指数:3北大核心: 4 CSSCI: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人观理论视角下的祭祀圈研究——由汉人人观的阶序性所进行的整体性解读
1
《学术论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 聂家昕 黄波  出版年:2009
关于祭祀圈理论的讨论,基本围绕在祭祀圈理论与其他汉人社会研究模式之关系、祭祀圈的识别条件两点展开。汉人人观中以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内涵的微观阶序性与以人的等级划分为标志的宏观阶序性,说明祭祀圈所关涉的"圈"不是一个单纯的...
关键词:祭祀圈 人观 汉人人观  阶序性  
从“全球化”、“本土化”到“全球地域化”:课程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例
2
《现代大学教育》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周利敏  出版年:2010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7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课题编号:CIA07020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大思潮的激荡下,教育界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回应,另一方面,却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不定而产生失衡现象,导致课程发展和改革主体性的失落。只有引入"全球地域化"这一新范式,才能对中国...
关键词:全球化  本土化 全球地域化  课程教育 范式
试析牛王节的文化内涵
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王志芬  出版年:2012
云南大学民族学"211"三期项目"云南壮族民间传统美术图案研究"(项目编号:21132022-10010);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中国牛王节研究"(项目编号:2012-05)阶段成果
中国牛耕的起源很早,因此,各地都有崇牛敬牛的习俗。但把牛王节作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唐宋以后的事。从牛王节的分布范围、来源传说、酬谢牛王的食品、对牛王节的称呼、牛王节时间安排和牛王节仪式内容等方面来看,牛王节是中国传统稻作文化...
关键词:节日 稻作文化 南宋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公共文化实践
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内蒙古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武宁  出版年:2022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项目编号:17ZDA152);2019年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背景下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GMG-007)。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面对:一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与民间社会相契合,以满足民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二是协调不同民族民间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政策培育各族人民对中华...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公共文化  乌兰牧骑 知识分工
从牛王神话看中国牛耕的起源
5
《民间文化论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人类学博物馆 王志芬  出版年:2013
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2012年度项目:<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中国牛王节研究>(项目编号:2012-05)
牛王神话中所描述的牛从住在"天宫的神物"转变为凡间精灵的过程,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牛从沟通天子与神界的祭祀神物转变为寻常家畜的过程。而《列异传》中大梓树变牛的神话则是一则驯服牛的故事。根据神话中所包含的隐喻和所描述的社会特征...
关键词:牛王神话  节日 牛耕起源  
评陈霖《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6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人类学博物馆;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酒店管理学院 王志芬 谢翔  出版年:2013
《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一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边疆问题进行了宏观、系统的梳理,提出了对策、建议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近年来一部对中国边疆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书籍,具有非常重要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  边疆治理 研究  评介  
壮族牛王节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兼论及时调整制定边境少数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7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人类学博物馆;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组织部;云南财经大学统战部 王志芬 谢翔  出版年:2012
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2012年度项目:“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中国牛王节研究”(项目编号:2012-05);云南大学民族学“211”三期项目:“云南壮族民间传统美术图案研究”(项目编号:21132022-10010)
牛王节是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是壮族稻作文化的重要载体。壮族牛王节仪式受中原道教文化的影响很深,有道教文化的痕迹;壮族牛王节传说与汉族的牛王节传说有很大的相似性;壮族地区的牛王形象和汉族地区牛王形象的一致性表明二者有相互关...
关键词:壮族 牛王节  稻作文化 多元文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