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分工    工资    经济学体系    资本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0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1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理论成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1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亚研究所 张旭  出版年:2001
《 1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的第一次尝试。在该手稿中 ,马克思所确立的基本范畴如私有制 (所有制 )、工资、资本、地租、劳动、分工、货币等 ,成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及其理论构架的基本点 ;马克思通...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学体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理论成果  工资 资本 地租 分工
苏联模式的兴与衰
2
《人民论坛(中旬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亚研究所 陈新明  出版年:2011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今天,我...
关键词:苏联模式 苏联共产党 苏维埃国家  领导集团  苏联社会  组织体系  历史时期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时期 勃列日涅夫
中亚地缘政治的历史演变
3
《亚非纵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许勤华  出版年:2005
中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沙俄时期、前苏联时期、中亚五国独立后的十年、"9·11"事件后至今。中亚是我国近邻,其地缘政治的演变,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安全和...
关键词:地缘政治 历史演变 地理位置  演变过程  政治形势 苏联时期 中亚五国
解析毒品与毒品走私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4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许勤华  出版年:2007
影响中亚政治稳定、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大规模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包括武器走私、贩卖人口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当数毒品走私。毒品走私使毒品在中亚各国得以泛滥,中亚地区的民族分裂分子和伊斯兰极端主义运动有了充足的资金...
关键词:中亚  毒品 毒品走私 地区安全  
中欧“天鹅绒”革命的全球化视角
5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许勤华  出版年:2005
15年前苏联与东欧发生了制度性的变革,苦心经营得犹如铁板一块的社会主义阵营顷刻间土崩瓦解。与以往社会变革中突显出来的激烈社会对抗相比较,这次要平静缓和得多。于是西方人形容它为“天鹅绒般的革命”,因为缺少了“一个阶级推翻另...
关键词:“天鹅绒”革命  全球化视角  中国  欧洲国家  文化变迁 社会主义革命
对苏联穆斯林民族的再认识——兼论戈尔巴乔夫的民族政策
6
《世界民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亚研究所 陈新明  出版年:2011
苏联解体与民族宗教问题密切相关。在苏联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重视东正教,忽视伊斯兰教,厚此薄彼的做法激活了穆斯林民族对于伊斯兰宗教与文化的向往,导致宗教和民族热情高涨,民族间流血冲突不断,东正教徒和穆斯林矛盾加剧。苏联穆斯...
关键词:苏联  穆斯林 戈尔巴乔夫 民族政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