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反腐倡廉    制度反腐    反腐败斗争    惩治腐败    贪官外逃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27H指数:2北大核心: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
《人民论坛》《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 王明高  出版年:2008
为了更好的完善中央巡视制度,全面推进中央巡视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监察制度 借鉴  国内外  巡视制度  中央  
制度反腐突破口:财产申报与金融实名
2
《人民论坛》"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湖南商学院 王明高  出版年:2010
评述由头:1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财产申报 制度反腐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金融 反腐倡廉 中国共产党  制度建设  
“双规”制度应纳入法制轨道
3
《人民论坛》<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07
2006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会议指出,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
关键词:反腐倡廉 系列报道  法制轨道 “双规”  党风廉政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  反腐败工作 反腐败斗争
期待反腐的制度效应
4
《人民论坛》“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教授 孙昌军  出版年:2008
权力的异化与失控是“处长现象”的负面效应滋生的“诱因”。
关键词:制度效应  反腐 期待  负面效应 处长 权力
十八大后亟待制定《反腐败法》
5
《人民论坛》湖南商学院;"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12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并指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十项国家级难题调查中,腐败问题高居榜首,也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真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关键词:《反腐败法》 反对腐败 腐败问题 遏制腐败 国家级  
500元起刑:堵住贪官司法“后门”
6
《人民论坛》国家社科规划<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07
在同样数额下,贪污受贿罪犯罪人比盗窃罪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更大,如果前者的起刑点还高于后者。
关键词:罪刑相适应原则 司法 贪官 人身危险性 贪污受贿罪 主观恶性 犯罪人  盗窃罪  
民法打击贪官外逃潜力巨大
7
《人民论坛》国家社科规划<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07
打击外逃贪官,追缴外逃资金是重中之重。先用民法追缴外逃贪官的腐败所得,再用刑事程序引渡外逃贪官,则可大大减少外逃贪官带来的损失。民法在国际反腐败斗争中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贪官外逃 民法 潜力  反腐败斗争 刑事程序 惩治腐败 追缴
怎样才能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
8
《中国报道》<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09
当清官反腐等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惩治腐败时,制度反腐便成了人类文明由人治反腐到法治反腐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制度反腐 才能  惩治腐败 人类文明
解析“贪官外逃”新动向
9
《人民论坛》<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09
今年5月6日,美国拉斯韦加斯联邦法院作出判决,以诈骗、洗钱、跨国转运盗窃钱款、伪造护照和签证等罪名,分别判处中国银行广东省开平支行前负责人许超凡和许国俊入狱25年和22年,同案被判有罪的两人配偶分别获刑8年。这一举措开创...
关键词:贪官外逃 透析  中国银行 外逃贪官 联邦法院 负责人  广东省  判决
反腐倡廉前沿问题系列报道之三 信用保障号码切断贪腐“后路”
10
《人民论坛》国家社科规划<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 王明高  出版年:2007
一旦所有金融机构采用信用保障号码作为账号中可以检索到的字段,实现全国联网,则有助于将公职人员的收支状况置于纪检、监察机关和全社会的监控之下,腐败分子一有问题,将逃不出“黑名单”
关键词:信用保障 金融机构  全国联网 收支状况  公职人员 监察机关 腐败分子 纪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