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归义军    唐代    金朝    海陵王    《金史》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676H指数:16北大核心: 44 CSSCI: 42 RDFYBKZL: 1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西周时期的“南国”
1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朱凤瀚  出版年:2013
西周时期周人所称"南国"的性质是西周政治地理与民族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时人观念中,"南国"与"南土"二者有别。"南土"是周王国南方的国土,在其南部边域地区设有"侯"之类具有军事防卫职能的长官。"南国"则更在其南,大致...
关键词:西周王朝 南国 南土  淮夷
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
2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罗新  出版年:2009
中古早期,中国南方社会、文化及政治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变化是以苗瑶语为主的土著族群以空前的速度和广度所进行的华夏化,这方面留下史料最多的是长江中游的所谓蛮族。深入观察诸蛮社会华夏化的历史过程,会发现在相当长一个...
关键词:中古早期  南方  诸蛮  苗瑶  
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
3
《佛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 刘浦江  出版年:1996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辽金两朝的佛教政策,并对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做了分析。文章认为,辽初契丹统治者对于佛教只有利用而无信仰,太宗时佛教才进入契丹人社会,圣宗以后臻于极盛,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不遗余力。辽代佛教一则因为僧侣人口的冗...
关键词:佛教教团  僧侣  辽朝  《金史》 统治者  《辽史》 海陵王 社会地位  辽代  僧尼
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4
《中国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 刘浦江  出版年:2000
头下制度是辽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对头下制和头下军州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头下制的渊源 ,头下的形态和性质 ,辽朝头下军州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以及头下军州的制度层面的诸问题 ,并对文献和考古材料中所能见...
关键词:辽朝 下户 州制 北方民族 金朝 考古  渊源 制度  创立  时文  
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5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荣新江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05JJD770107)项目成果
吐鲁番新出土的阚氏高昌王国永康九年、十年高昌出人、出马护送外来使者文书,记录了来自漠北的柔然汗国、北印度的乌苌国、南朝刘宋、塔里木盆地南沿绿洲王国子合、南亚次大陆的婆罗门、塔里木盆地北沿的焉耆国的使者,透露了出使原因及经...
关键词:阚氏高昌  柔然 乌苌  婆罗门  吐谷浑路  
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
6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荣新江  出版年:2005
关键词:敦煌学研究 国际视野  中国  学术史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研究论著 爱国主义  学史
说“汉人”──辽金时代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
7
《民族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 刘浦江  出版年:1998
辽金时代的所谓“汉人”,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汉人”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文化风貌,以致于使他们的民族归属难以被认同: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
关键词:民族融合 中原汉人  辽金时代 契丹人 北方民族  辽朝  《三朝北盟会编》 燕云地区  枢密院 胡化
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
8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 张广达  出版年:1986
本文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唐代发生的中外文化汇聚,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补阙的作用。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是以中国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西方的武力入侵为背景的。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民有鉴别地吸收了外来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唐代 中外文化 外来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  晚清 西方文化  
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9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王小甫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古国家体制与北亚民族传统互动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蒙古漠北阙特勤墓地及国内虞弘墓等出土葬具上的鸟身祭司形象,应是唐代突厥的所谓“斗战神”,本为拜火教神柢化身之一。这一文物证实了古突厥人的拜火教信仰,古突厥人和粟特人的关系,拜火教的传播等相关历史问题和文化现象也得以重新探...
关键词:突厥 拜火  祆教 鸟身祭司  斗战神  
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10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陈苏镇  出版年:2005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316)成果之一。
文帝即位之初,为削弱淮南国、齐国等王国势力,以防范和排抑功臣侯集团为名,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在齐国推行同样政策,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
关键词:汉文帝 “易侯邑”  “令列侯之国”  历史考辨  中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