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回族    社会建设    贫困治理    党建    减贫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07H指数:6北大核心: 12 CSSCI: 1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
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周恩宇 卯丹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LAD框架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主动协商型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编号:16AGL016)的阶段性成果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社会文化转型 权力 少数民族
以党建促脱贫:一项政治社会学视角的中国减贫经验研究
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孙兆霞  出版年:2017
贵州省人才基地--贵州反贫困与社会建设人才基地支持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1986年开始,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国家行动起步标志的党建扶贫,一直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同步。经过30年的演进,党建扶贫已形成当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从学理上看,以党建促脱贫所包含的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
关键词:以党建促脱贫  贫困治理 社会治理  内生动力
贵州省脱贫攻坚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3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王春光 贵州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孙兆霞 高刚 王晶 毛刚强 曹端波 陈志永 荀丽丽 梁晨 马流辉 单丽卿  出版年:2018
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战略合作框架课题
贵州省作为全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前沿重镇和开放式脱贫试验区,在精准反贫困上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具有全国性意义,同样,其面临的基本困难和问题,也是全国性特点的表征。随着2020年临近,绝对贫困意义上全部脱贫指日可待。但...
关键词:脱贫攻坚 “10+1”政策  贫困治理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从西北蒙古穆斯林到西南汉人——乌蒙高地卯氏家族历史与文化的个案分析
4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卯丹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滚动项目"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子课题"乌蒙高地的回民社会:卯官屯村"(98ASH001)
构成汉民族的成分是多元的,不乏具有异文化背景的群体在漫长时期内融入。今日乌蒙高地的卯氏家族便是一例,其为明初六盘山归附明朝的蒙古穆斯林,在600余年的文化适应中,大部分成了汉人,其原因既有国家制度的推动,亦有人群主体能动...
关键词:蒙古穆斯林  汉人乌蒙高地  动态转化  卯氏家族  
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5
《人民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李善龙 卯丹  出版年:2019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课题"大扶贫战略行动下我省党建扶贫工作问题研究"(课题编号:QSZL2016002)阶段性成果
党建扶贫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当下我国的反贫困实践中,党建扶贫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创新党建扶贫体制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高党建...
关键词:党建扶贫  脱贫攻坚 基层党组织
人才扶贫
6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王春光 卯丹  出版年:2016
在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战"中,人才扶贫的缺席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扶贫过程中,不仅精准识别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动员和组织以及提升村庄合作水平、落实项目和发展经济等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目前在扶贫第一线的人才主要是行政干部,...
关键词:人才扶贫  精准识别  特岗教师 专业人才  
民族村寨景区化发展中自组织模式及其优化研究——贵州郎德苗寨的案例
7
《黑龙江民族丛刊》贵州师范学院区域旅游研究所;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盖媛瑾 陈志永 杨桂华 孙兆霞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的实践逻辑与制度创新研究"(15BGL12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滚动项目"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子课题--郞德苗寨"(98ASH001)成果
郎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景区化发展中自组织模式的典型代表,村民在决策与管理、经营与接待、收益与分配、社区文化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其全民参与、自组织管理、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被称为"郎德模式...
关键词:郎德苗寨  旅游开发 自组织模式  治理结构  优化路径  
梯田社会及其遗产价值--以贵州堂安侗寨为例
8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孙兆霞 曾芸 卯丹  出版年:2015
国家重大社科项目“中国百村调查--堂安村”阶段性研究成果
之前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认知及实践,由于较为重视物质和文化的视域,往往遮蔽了其他重要维度,而社会维度与生态智慧、物质与非物质等维度的互嵌性视角,是重新认知农业文化遗产的关键。文章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尝试探寻深嵌于侗族梯...
关键词:梯田社会  农业文化遗产 互嵌性  社会建设
黔中屯堡农耕社会合作机制及价值研究
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孙兆霞  出版年:2016
黔中屯堡为世界军事移民社会的重要遗产,至今仍保持较完整的历史记忆与稻作文化传统。黔中屯堡以水利的使用为中心,构成了以核心家庭为基底的社会合作体系。其上牵精神空间,下连生态环境,生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彰显出农业文...
关键词:屯堡  稻作水利系统  社会合作 农业文化遗产
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再阐释——《人类学笔记》与作为人类学家的马克思
10
《山东社会科学》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 卯丹  出版年:2018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反贫困与社会建设人才基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是一位充满争议的思想家。很多学者在研究马克思各时期的思想发展时发现,他的整个思想是一脉相连的,且是一种从哲学人类学向经验人类学的转变。特别是《人类学笔记》,代表了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思想精髓。他的人类学思想遗产也深深...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学思想 人类学笔记 人类学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