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主编    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    视觉性    本体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073H指数:17北大核心: 75 CSSCI: 92 CSCD: 1 RDFYBKZL: 1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1
《文艺理论研究》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周宪  出版年:2013
"法国理论"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另一种表述,尤以福柯的话语论影响最大。话语论一方面强调话语对主体及其现实世界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力图揭示了话语后面的权力与知识共生关系。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它在彰显主体的话语...
关键词:法国理论  福柯 话语论  知识-权力共生  制度分析  物质实践  
视觉建构、视觉表征与视觉性--视觉文化三个核心概念的考察
2
《文学评论》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周宪  出版年:201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2JD019)阶段性成果
视觉文化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主导形态,它的快速发展构成了一道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风景。从视觉建构、视觉表征和视觉性三个核心概念入手,可以对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相关层面展开分析,探索一种视觉文化的研究路径。视觉建构是视觉文化的...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建构  视觉表征 视觉性 世界图像时代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
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成伯清  出版年:2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5&ZD037)
“风险”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今世界的一个关键观念。作为社会问题的当代话语形式的风险理论,特别是“风险社会”理论,不仅为把握当代社会问题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而且必将重塑社会学中的社会问题传统。当代社会问题...
关键词:风险社会 社会问题 全球化  个体化 知识政治  
论唐代的规范诗学
4
《中国社会科学》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张伯伟  出版年:2006
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果之一。
唐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何在、地位如何,学术界至今仍莫衷一是,亟待从总体上予以说明并作出切实的分析。唐代诗学的特点在于“规范”,而“规范诗学”的要义在“怎么写”,因而唐代诗学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在中国文学批评...
关键词:唐代 规范诗学  诗格 写什么  怎么写  
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
5
《历史研究》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客座教授 孙江  出版年:2010
19世纪末,法裔英国人拉克伯里自称运用"语言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中国上古史的秘密:黄帝裔出巴比伦,汉人的祖先是巴比伦人。拉克伯里的"西来说"不为欧洲主流汉学界所接受,但当其被介绍到日本后,备受学界瞩目,出现了...
关键词:黄帝 巴比伦  西来说  拉克伯里  
作为媒介性的可见性:对可见性问题的本体论探讨
6
《新闻记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胡翼青 王沐之  出版年:2022
中国学界对可见性问题的讨论逐步增加,但分歧更为明显。他们理解的“可见性”既有媒体的议程设置比如“能见度”,也有受众的“关注度”,并从功能主义和权力批判两种不同的路径入手去讨论“可见性”问题。“可见性”的批判路径源自福柯,...
关键词:媒介性  可见性 媒介本体论  不可见性
作为媒介性的生成性:作为世界的媒介
7
《新闻记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胡翼青 谌知翼  出版年:2022
关于媒介性的讨论已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媒介具有强大的行动力。这就需要讨论,媒介以何种方式达成这种行动力。对此,麦克卢汉暗示,人在被技术延伸的同时也将技术转化为媒介;西蒙东看到了技术系统使系统内的技术物互为媒介;基特勒则...
关键词:生成性 媒介性  媒介本体论  延伸  
当代视觉文化与公民的视觉建构
8
《文艺研究》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周宪  出版年:2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批准号:12JZD019)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与当代视觉文化异军突起的关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社会转型催生了视觉文化,另一方面视觉文化反作用于社会转型。本文以视觉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一种以视觉文化的中国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以大众...
关键词:视觉文化 公民性 当代  社会转型 现代化转型  草根文化 视觉性 中国社会  
作为媒介性的具身性:对具身关系的再认识
9
《新闻记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胡翼青 赵婷婷  出版年:2022
当下具身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传播的具身性和媒介的具身性两条路径,前者关注在场与缺席、具身与离身等二元范畴,后者则看到媒介在连接人与世界时的消失和退隐。通过与思想史的对话,本文认为具身性对于媒介本体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媒介具...
关键词:具身性  可见性 不可见性 媒介本体论  
书籍环流与东亚诗学——以《清脾录》为例
10
《中国社会科学》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张伯伟  出版年:2014
以朝鲜诗话《清脾录》为个案,可以从实证与理论两个方面,探讨文学史上"环流无倦"的变化与书籍"环流"之间的关系。《清脾录》的特殊意义,体现在其关注本国诗之外,还关注当时中国、日本、安南等国的诗,具有"东亚视野"与"并世意识...
关键词:书籍环流  东亚诗学  《清脾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