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医    《黄帝内经》    养生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844H指数:10WOS: 13 北大核心: 112 CSSCI: 12 CSCD: 8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的内涵
1
《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张其成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ZDA234)
通过梳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凝练为"仁、和、精、诚"四个字的过程,阐明四个字的层面,即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仁"是中医学与中医人的出发点,是内心的信仰,表现为医术之仁与医者之仁;"和"是中医药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核心价值  仁  和  精  诚  
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凝练
2
《中国医学伦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张其成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16ZDA234)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通过阐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凝练的过程,简要分析了"仁、和、精、诚"四个字的内涵,重点...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仁和精诚  中医药核心价值  中医思维方式
浅析五运六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
3
《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乐潜山 张其成  出版年:2020
五运六气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的运气七篇中,但历来对它的价值有很多争论。先被认为是中医学的源头、基础与核心,后成为玄学、封建迷信与糟粕的代名词,近年来又得以被重新认识,这个观点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梳理相关文献认为...
关键词: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 素问 天人相应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性激素、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4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中医教研室 陈曦 李良松 彭静  出版年:2021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5ZDYJ0150)。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性激素、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 疏肝解郁胶囊 盐酸帕罗西汀 性激素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因子
中医文化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先行者——纪念习近平中医孔子学院讲话十周年
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张其成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34)。
对“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一学术命题进行解读,提出中医文化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药学这把“钥匙”是由中医药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共同打造的;中华文明复兴是一种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复...
关键词:中医文化 中华文明 复兴  
浅论《黄帝内经》神不使及调神的方法
6
《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张延丞 张其成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16ZDA234)。
"神不使"的概念源自《素问·汤液醪醴论》,其含义是指人之神不能发挥其作用,神使还是神不使是决定是否能治愈疾病的关键因素,"神不使"不仅是造成疾病不愈的缘由,也会影响脏腑百骸的营卫运行,为患病埋下隐患,故如何达到神使是一个...
关键词:神不使  调神 黄帝内经
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路径探讨
7
《中医药文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熊益亮 段晓华 张其成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16ZDA234)
在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发展时机的当下,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以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出发点,梳理分析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中医药国际化三个...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 人才培养  现状  问题  国际化  路径  
《黄帝内经》五味与五脏关系探析
8
《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朱志 闫敏敏 姚鑫 黄作阵  出版年:2021
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No.18LSB002);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科研发展基金项目(No.2017-ZXFZJJ-029)。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遣方用药的基本法则。但目前学界未能完全揭示《黄帝内经》五味五脏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内在规律。文章首先梳理《黄帝内经》原文,还原“五味理论”起源过...
关键词:五味理论 五脏苦欲补泻  黄帝内经
郝万山治疗情志病用药规律研究
9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于红 鲁艺 孙晓峰 徐丽丽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4@ZH00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110107)
目的分析郝万山教授治疗情志病用药规律,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3月郝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治疗的情志病医案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剂量等描述性统...
关键词:郝万山  情志病 名医经验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清浊理论相关问题辨析
10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王正山 张其成  出版年:201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505402)
"清浊"是经典中医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元概念"。当论及清浊之阴阳时,一般以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但这与寒热阴阳、气味阴阳以及营卫阴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清升浊降"是中医学中与"清浊"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的理...
关键词:清浊  阴阳 升降  清升浊降  逻辑问题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