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暨南大学学生处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生    服务社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24H指数:6北大核心: 8 CSSCI: 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变革探析
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学生处 张润  出版年:2009
关键词:综合测评体系 大学生 变革  人才培养战略  人才选拔 实施过程  奖学金 研究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
2
《天中学刊》暨南大学学生处 刘明  出版年:2002
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除其心理障碍,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认清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并及时进行干预、调解,从而有效地开展高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使大学生迅速从危机情境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策略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3
《前沿》暨南大学学生处;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何清文 黄睿  出版年:2008
广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变化规律专项研究课题成果(批准号:粤教思〔2007〕17号)
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对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应该意识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策略,以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通过具体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之困境与对策
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学生处 唐燕儿 李坚  出版年:2001
本文在分析海外华文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困境的途径之一———建立海外华文网络教育总网站。论述了总网站具有整合华文教育及相关资源 ,实现同步与非同步之教学互动 ,提供学习时间、课程及教材选用之弹性 ...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 网络教育 教学互动 网站  华文教学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构建与管理研究——以研究生群体为例
5
《黑龙江高教研究》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暨南大学学生处 韩刚 綦珊  出版年:2013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粤港澳研究生教育深度合作研究"(编号:09JGXM-ZD05)部分研究成果;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博士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模式研究"(编号:10JGXM-ZD04)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手段,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社会效应、人才成长等多角度考量,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并以经营管理模式维护该品牌,对研究生这一具有多元性、思想固态性的群体开展长治有效的德育工作有着襄...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 品牌管理 研究生德育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及启示
6
《青年探索》暨南大学学生处 李世云  出版年:1997
三十四年前,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青年投入了热心助人,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的洪流,使社会风气空前净化,人际关系空前和谐。如今,时过境迁,在实行社会主义...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行动 大学生志愿者 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青年志愿者活动 当代大学生  雷锋精神  服务体系  服务社会 文明建设
高等院校校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学生处;暨南大学教育学院 梁陆新 陈兴邦  出版年:1997
本文论述了校风的本质、特点、以及当前校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风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校风建设 理论  实践  问题  途径  
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
8
《青年探索》暨南大学学生处 程丹  出版年:1999
本文从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存在的高校贫困生入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贫困生问题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资助体系  高等教育改革  贷学金 勤工助学活动 劳动密集型产业  消极影响  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引导
9
《青年探索》广州暨南大学学生处 程丹  出版年:2000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时出现的竞争逆反心理、自傲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敏感心理五方面心理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教育,开展就业指导、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与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对策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观 心理障碍 逆反心理 心理素质引导  
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的滑坡及重塑
10
《青年探索》广州暨南大学学生处 李世云  出版年:1997
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转型期,出现了一些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解体和重组的现象,以变革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自我价值实现的强化为主要标志的崭新的道德文化观念正在逐渐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
关键词:道德文明 大学生 学生基础  道德规范 校园文化建设  道德信念 当代大学生  文明修身 文明公约  道德观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