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伦理    高校    人工智能    道德    马克思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357H指数:8北大核心: 37 CSSCI: 3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爱桂  出版年:2018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2012SJB710023]和2017年度苏州大学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机制研究”[38304124]的研究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过去一段时间人们主要聚焦于物质贫困问题,忽视了精神贫困问题。精神贫困日益成为阻碍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从形态上看,精神贫困可分为物质相对贫困人群的绝对精神贫困和物质相对富裕人群的相对...
关键词:精神贫困 精神富裕 劳动光荣 教育扶贫
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持续改进研究
2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雅贤  出版年:2019
2017年度苏州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工作坊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7JGMZ-05
OBE理念是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文章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放到OBE培养体系中进行考查研究,并提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在分解毕业要求、补建课程体系、确立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增加考评体系内容等方...
关键词:OBE理念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持续改进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
3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晓  出版年:201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理论的本土化重建"(项目编号:2016SJBT10010);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工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工作。在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依旧严峻、青少年成长道路多样化的背景下,提升青年文化自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完善教学研究体系的重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 自信教育 课程文化 意识形态斗争 高校人才培养 文化自信  课程教学  成长道路  
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和对策
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于良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IA170218)的研究成果。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表达爱国情感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衍生出网络爱国主义新形态。新时代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场域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网络爱国主...
关键词:新时代  互联网 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要求
5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建明  出版年:2019
2017年度苏州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工作坊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以敬文书院为例”(2017JGMZ-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政课...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要求  
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理路
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于良 杨渝玲  出版年:2020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201917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研究”(15BKS032)的阶段性成果。
爱国主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精华,凝铸着高尚的道德基因,传递着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对增强青年政治认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具有重要意义,还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了行动基因。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
关键词:青年 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理路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林于良 孙士俊  出版年:202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全球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趋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19ZDA02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地方高校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对策研究”(2019SJA1249)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掌握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坚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魂脉和方向、走好“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导向;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探讨人类文明发...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品格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传播及其引导
8
《理论导刊》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汪大本  出版年:2023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视觉化传播策略研究”(22MLC004)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优化策略研究”(2022SJYB1475)阶段性成果。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空间生成和发展的产物,在传播过程中呈现感性化转向的趋势。网络所引发的思维认知方式、叙事传播场域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传播与发展。情绪“部落化”、价值“碎片化”、身份“...
关键词:网络青年亚文化  媒介变革 视觉化 感性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
9
《中国名城》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孙江 龚利 叶爱山 夏海力  出版年:202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价值链重构的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编号:18EYB016)。
从人本性、协同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等子系统层选取24个评价指标,构建起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权法对中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子系统层中协同性对新型城镇化影响作用最大,人本性其次,可持续性再次...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理论内涵  评价体系  改进熵权法  空间格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邱静文 李勇  出版年:2024
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政产学多元协同专业思政育人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JSJG210);2023年苏州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工程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JG-16)的研究成果。
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课程教学,及时准确地向青年大学生系统讲授其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切实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紧扣教学目标,坚持研究性融入、浸润性融入和延展性融入等基本原则,在统筹规划基础上...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高校 思政课 课程教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