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建筑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装配式    可持续性    防屈曲支撑    BP神经网络    

研究学科:建筑类    交通运输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97H指数:6北大核心: 6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绿色装配式建筑及其BIM技术应用的思考
1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蒋博雅 刘少瑜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282);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自选课题(“一带一路”化工与建筑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专项)(立项编号:20ZX19);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培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项目(JSSK201905)。
疫情时期见证了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模式结合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建筑、结构、机电、装修""技术、管理、市场"三个一体化共同基于BIM技术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构成智慧建造平台,是未来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BIM技术 正向设计  智慧建造  协同管理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及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2
《环境与健康杂志》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志 吴莉娜 沈明玉 张树军 杨岸明 李俊佟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057,5197803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92010);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X18095,X18110).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卫生填埋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的有机废水,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变化显著,其中的污染物成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相比于生活污水处理难度极大。该文在总结了垃圾渗滤液的水...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处理技术 物化处理  生物处理 除碳脱氮
整合设计与可持续性的路径:由主动走向被动——以新加坡Green Mark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例
3
《华中建筑》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蒋博雅 刘少瑜 陶伊奇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51708282);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编号:苏教师函[2021]11);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自选课题“‘一带一路’化工与建筑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专项”(编号:20ZX19);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培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编号:JSSK201905);深圳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自然科学)(编号:000002110338)。
以新加坡绿标Green Mark(GM)为例,通过对GM NRB v4.1、GM RB 2016与GM NRB 2015的比较研究,分析得出GM的发展四要点,即气候响应、生态保护、资源管理与健康幸福,聚焦于整合设计与可持...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reen Mark(GM)  可持续性 被动式设计
摇摆减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工业建筑》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张国伟 赵紫薇 吴继丰 陈鹏  出版年: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26);青年科研创新专项(X18099)
摇摆防屈曲支撑-框架新型结构体系是通过将防屈曲支撑框架柱端与基础断开并在柱脚设置耗能阻尼器,以放松支撑框架柱端与基础之间的受拉约束,在强烈地震中允许支撑框架柱端抬起,产生结构摇摆。通过对一榀固接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 摇摆结构  拟静力试验 消能减震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弯道转向行为预测
5
《公路交通科技》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李义罡 焦朋朋 乔伟栋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040);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CIT&TCD20180324)
为研究驾驶人视觉特性和弯道转向行为的内在联系,借助模拟驾驶器,选取50名驾驶人在3种不同半径的弯道上进行驾驶试验.在整理采集的试验数据后,分别比较驾驶人视觉特性(瞳孔面积变化率、扫视速度、扫视幅度)、弯道转向行为(方向盘...
关键词:交通工程 预测模型  模拟驾驶 转向行为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可变建筑表皮对建筑能耗及室内环境的影响——以零能耗住宅“自然之间”为例
6
《南方建筑》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石峰 黄晶晶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549):基于热环境智能调控的气候适应性可变建筑表皮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443):基于表皮功能仿生的湿热地区建筑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720180065):基于表皮功能仿生的湿热地区建筑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资助(UDC2018010411):未来“城市-建筑”设计理论与探索实践研究。
表皮作为物质能量交换界面,通过构件的动态变化,展现出对外界复杂气候的良好适应性,探索可变建筑表皮在建筑节能及室内环境调节方面的能力,为建筑表皮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具有积极意义。“自然之间”从建筑室内光热环境入手,设计可变遮阳...
关键词:可变建筑表皮  建筑能耗 遮阳  采光 通风
生物滞留设施排空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7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李凯 王建龙 林宏军 王泽熙 彭柳苇 张长鹤  出版年:2022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3-002)。
生物滞留设施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措施之一,在其设计和运行维护过程中,排空时间对雨水径流总量的控制效果、植物生长状况等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尚缺乏排空时间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调蓄水深、...
关键词:生物滞留 排空时间  设计参数  降雨间隔  模拟试验  
水平埋管热作用下周围土壤热湿特性实验研究
8
《暖通空调》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建筑大学 高岩 郭海豹 胡晓蕾 张威宁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太阳能ORC热电联供的生土建筑热湿传递规律及系统特性研究”(编号:51678024)
土壤含湿量的不同是影响土壤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沙箱实验结果显示,水平埋管周围土壤水分迁移现象有可能受到地下埋管换热器热作用的影响,土壤温度梯度是土壤水分迁移的主要动...
关键词:热泵 水分迁移 水平埋管 换热器 体积含湿量  
哥本哈根单车指数对北京自行车交通的评价
9
《北京规划建设》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苏毅 王轩 王晗  出版年:2020
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资助项目udc201801092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510016010;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4CSC013。
随着哥本哈根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座城市的汽车出行量始终在稳步下降。城市的自行车基础设施是哥本哈根名列自行车最友好城市排行榜榜首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哥本哈根单车指数来解读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并以...
关键词:哥本哈根单车指数  哥本哈根自行车友好城市  北京  
近断层地震下层间隔震结构楼层反应谱
10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韩淼 许浒 杜红凯 孟令帅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047; 51408027)
近断层地震动富含长周期、大峰值的速度脉冲的特性,而目前对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非结构构件动力响应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一个5层钢框架结构进行非隔震与层间隔震振动台试验和ABAQUS有限元模拟,研究表明:(1)结构设置隔震层,能明...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 振动台试验 层间隔震 楼层反应谱 周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