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乡村    农民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258H指数:13WOS: 8 北大核心: 49 CSSCI: 5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浅析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庞桂甲  出版年:2013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应该用"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托农民主体性建设,切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李卫朝 王维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中国农民启蒙研究”(批准号:12CZX081)的后期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其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关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成败。农民主体性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受动性,在历史维度表现为农民逐步确立自身...
关键词:农民 乡村振兴  主体性 农民主体性
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3
《思想教育研究》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庞桂甲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5CKS034)阶段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指明了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方向。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社会思想生态变迁、信息网络传媒革命、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等重大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  
数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步秋艳 王秦俊  出版年:201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大学生涯旅程中重要的引导者与引路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可为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文章试对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及数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多学者提出的创新出路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队伍建设 职责  困境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
5
《中国农村经济》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元洁 田云刚  出版年:2020
本文首先运用文本诠释法和结构分析法,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归结为包括产业演进理论、产业资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产业部门理论的理论体系。其次,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
关键词:马克思的产业理论  乡村产业振兴  生态产业 部门协调  生产方式  
乡村振兴的乡村文化产业化路径探析
6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田云刚 张元洁  出版年:2019
2017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与知名度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乡村衰落问题,始于近代的乡村衰落归根结底是乡村文化的衰落,内因在于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重事业而非产业。因此乡村振兴根本上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是乡村文化的产业化。用整体主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整体主义 文化自信 产业化  
高等农业教育“一懂两爱”理念的实现
7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玉富 王冬冬  出版年:2018
高等农业教育要贯彻"一懂两爱"理念,其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更新大学生就业观。但目前高等农业教育在"一懂两爱"要求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和重功利轻素质的问题。对此,要...
关键词:“一懂两爱”  高等农业教育 教育观念 人才培养  教育质量
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基于“大思政”视角下的研究
8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宏蕊  出版年:2014
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大思政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资源整合"(PY-201344)之阶段性成果
在"大思政"教育的视角下,应努力整合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内容和实践三方面的资源,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模式。主体资源包括思政课专业教师、辅导员、相关行政管理人员、校外聘任教师等。内容资源由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资源 “大思政”  
松绑、赋权、引导: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建设路径——杜润生农民主体性建设思想的启示
9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杜润生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李卫朝 荆玉杰  出版年:2020
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杜润生农民主体性思想研究”;山西农业大学杜润生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年度规划课题“杜润生农民主体性思想研究”(DRSZX2019001)。
当前,如何通过有效机制调动农民的主体性并在实践中落实落细,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焦点问题。“中国农村改革的推动者”杜润生在农村改革进程中提出了很多建设农民主体性的深刻见解和具体措施。首先,应坚持“理论上的勇敢+策略上的慎重”...
关键词: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杜润生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
1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秦旭慧 梁剑峰  出版年:2018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承担者,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加快培育农民主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目前农民主体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我认同感低,缺乏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强,缺乏法治观念;...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 主体意识  三农问题 农村改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