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小说选刊》编辑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汪曾祺    散文作家    新写实    历史化    

研究学科:

被引量:22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3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80、90年代之间的“新写实”
1
《文艺争鸣》<小说选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王干 赵天成  出版年:2015
赵天成:王干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现在跟随程光炜教授做“90年代文学研究”,我们的研究特别重视用一种“史”的眼光,对文学现象、事件和作品做“历史化”的清理。因此,今天我们的访谈虽然是围绕“新写实”展开...
关键词:“新写实”  90年代  文学研究 文学现象 程光炜  “史”  历史化 研究者  
小说让我迷恋
2
《黄河文学》《小说选刊》编辑部   冯敏 王松  出版年:2007
  冯敏:《双驴记》发表后,反响很热烈,网上点击率很高,尽管我们网站试开通不久,尽管我们当时只是截取了作品中一个小片断挂在网上.可见好作品是个公约数,它会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你以前的作品我看过一些,主要是"三红"(《红风...
关键词:心理时间 知青文学
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思考
3
《现代中文学刊》《小说选刊》编辑部 李云雷  出版年:2023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论与思想命题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念方法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命题  马克思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体性 主导性  
陌上
4
《十月(长篇小说)》《小说选刊》编辑部 付秀莹  出版年:2016
不要问我是谁。我不过是芳村田野里,那一棵沉默的庄稼。庄稼叶子茂盛,露水很重。我不过是那滚动的露珠子里,最小的那一颗。风很大。风把露水吹破了。一年里有四季。有二十四节气。有晴天,也有雨天。天上有几块云彩,飞过来,飞过去。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露水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当悬疑遇见玄幻--评王栋小说《最后的房客》
5
《博览群书》《小说选刊》编辑部 顾建平  出版年:2020
王栋的长篇小说新作《最后的房客》设置了一个让读者欲罢不能的阅读鮒,在体量不大的篇幅里,却存在着令人烧?的悬疑。一座独立的有历史沧桑感的三层别墅,住着五位房客,依次出场的是:海归、年轻的大学物理教师云端,二房东、落魄画家武...
关键词:沧桑感 人到中年 王栋  悬疑  玄幻 女房客  
散文化小说的作用是滋润--《汪曾祺别集》编后语
6
《科教文汇》中国作协《小说选刊》编辑部 顾建平  出版年:2020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我大多很熟悉,读来如晤老友,但我与汪先生仅有珍贵的一面之缘。一九九六年底全国作代会期间,我在京西宾馆组稿,望见迎面走来一位弓背黑面老者。我初始以为是数年前一起开过"泥土文学丛书"会议的浩然先生,后经介绍才...
关键词:汪曾祺 京西宾馆  散文化小说 汪先生  一面之缘  别集 编后语 全国作代会  
接地气和艺术味--周明全的《隐藏的锋芒》
7
《南方文坛》《小说选刊》编辑部 王干  出版年:2013
周明全是地道的云南人,这些年我和云南的文学界、出版界有些交集.1994年《大家》创刊的时候,我是策划,且挨家挨户地帮《大家》找主持人,王蒙、汪曾祺、谢冕、刘恒、苏童,一家一家地跑.刘恒曾开玩笑地问:王干得了什么大好处啊,...
关键词:周明  隐藏  艺术 接地  《大家》  文学界 出版界 主持人
“细节是小说的灵魂”
8
《西湖》《小说选刊》编辑部 付秀莹 姜广平  出版年:2014
导语:杜卫东称付秀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品质","既闪烁着情感之美、思想之美,也流露着文字之美、韵味之美"。前辈评论家崔道怡则认为,付秀莹的作品可以让人"沉浸于久违了的美感享受之中"。评论家李云雷认为,付秀莹的写作继承...
关键词:付秀莹  先锋文学 崔道怡  文学传统 美感享受  汪曾祺 云雷  “寻根文学”  萧红  审美品质
激荡的小世界——评何也的长篇小说《嘎山》
9
《雨花》《小说选刊》编辑部 顾建平  出版年:2017
何也的长篇小说《嘎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足以刷新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甚至产生颠覆性作用的小说文本。对于没有闽南地区生活经验,或者不熟悉闽南地域文化的读者,这种阅读也是一次艰难的跋涉过程。读通这本书诚属不易,读懂...
关键词:长篇小说
我的獨眼房東
10
《北方文学》《小说选刊》编辑部 秦万里  出版年:2008
  当我还居住在周家庄的时候,经常会经过这样一条印满了车辙的土路.夏天来了它泥泞,冬天到了它干燥.我喜欢观察土路上面的车辙,马车的车辙大多数随着土路的崎岖而崎岖,自行车的车辙则在大车辙之间穿梭,躲避颠簸,寻觅相对的平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