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著名医家    金元四大家    《周礼》    《外台秘要》    清代医家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56H指数: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明代外科大医-陈实功
1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赵歆  出版年:2017
我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外科手术的记载,《周礼》中所记载的“疡医”就是用刀、剪等治疗外科疮疡的外科医生.然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外科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尤其宋以后儒医的兴起,使医学界重视望、闻、问、切等医学理论与学术...
关键词:外科手术  陈实功 明代 外科医生  《周礼》 外科疮疡 医学理论  外科医学
新安医学“温补派”创始人——汪机
2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梁永宣  出版年:2016
皖南徽州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自宋以后,新安一地,业医者或承家学,或拜师门,或同业切磋,蔚然成风,他们主张探究经典,不仅以此运用于临床,而且能将实践经验笔之于书,自成一家之言,形成了著名的"新安医学"。汪机是明朝中叶徽...
关键词:新安医学 汪机 汪石山  著名医家 承家  成一家之言  温补 明朝中叶 能将  省之  
明代医学宗师——王肯堂
3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梁永宣  出版年:2016
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所著《中国札记》中数次提到一位与他交往密切的医家,并称他是"北京翰林院里一位杰出的哲学家",这个人就是王肯堂。
关键词:念西居士  金坛县  翰林院 利玛窦 王樵  明嘉靖  《证治准绳》 右都御史  耶稣会传教士 宇泰  
御制“中医教材”——《医宗金鉴》
4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邹慧琴  出版年:2017
2016年11月23日,在上海出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一行人参观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在参观历代医学荟萃展区时,陈冯富珍对一具“乾隆御制针灸铜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据悉,这座“乾隆御制...
关键词:《医宗金鉴》 陈冯富珍 经验良方  医籍 简明实用  急慢性疾病 灸法  伤寒论  临床实践  伤科  
清初医界国手——张璐
5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赵歆  出版年:2018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人们最容易贪凉饮冷耗伤阳气的时候。“三伏贴”有助于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和减少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的一些疾病的复发。尽管穴位贴敷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但最早详细记载“三伏贴”的人是清代医...
关键词:张璐  阳气不足 三伏天 穴位贴敷 清代医家
古代的医疗器具
6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出版年:2018
1974年江苏省江阴县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墓中男尸大腿骨和盆骨之间的一件“圆锥形银丝罩”引起各方关注.这个锥形罩长11.5cm,罩口直径11.5cm,净重51.4g.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关键词:医疗器具  古代  圆锥形  江苏省  盆骨
国礼--“针灸铜人”
7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邹慧琴  出版年:2017
2017年1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卫生组织(WHO)赠送了中国的针灸铜人雕塑。习主席为什么要把“针灸铜人”作为“国礼”呢?因为,“针灸铜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象征,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针灸铜人 中国传统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 历史渊源 日内瓦  WHO
舌诊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
8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王利敏 梁永宣  出版年:2013
中医舌诊体系的建立以《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出现为标志,这一利用视觉的实证方法,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舌头如何成为诊高的“窗口” 你对着镜子观察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有时候舌头的颜色会发生变...
关键词:《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舌诊 临床辨证施治 体内病变  病理功能  脏腑生理 舌头 窗口  
古代卫生谈
9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出版年:2018
1985年,成都出土了4把骨质牙刷柄,器柄前端有12个植毛的小孔,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植毛已经全部脱落.考古工作者认为,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牙刷。唐代以后,医学古籍中出现了具有洁齿、固齿效果的方子,那就是“牙粉”,用它来清洁牙...
关键词:古代  《太平圣惠方》 卫生  《外台秘要》 医学古籍  牙刷 工作者  中草药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10
《中国卫生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研究基地 甄雪燕 王利敏 梁永宣  出版年:2014
2005年,甘肃省内媒体率先刊发了《宁夏要“抢走”甘肃皇甫谧》的连续报道,一石激起干层浪,这件事引起甘肃省领导和有关部1]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皇甫谧何许人也?为何两个国内大省为他争论不已?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 甘肃省  学术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