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留美博士    博士研究生    世界卫生组织    高等教育    抗疟药物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1H指数:2WOS: 4 北大核心: 7 CSSCI: 2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在医学与政治之间——中国根除天花的国际认证
1
《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苏静静 张大庆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8CZS042)
天花是人类迄今唯一消灭的疾病。中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已彻底根除天花,却直到1979年底才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是全球最后被确认消灭天花的两个国家之一,整个认证过程一波三折、反复磋商,认证标准最为严格。文章利用世界卫...
关键词:根除天花  国际认证  世界卫生组织 生命政治
青蒿素作为有效抗疟疾药物的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故事
2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跨院系蛋白质科学中心 昌增益  出版年:20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2CB721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325627)资助
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plasmodium)类寄生虫引起的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在热带地区特别常见,仅在非洲地区每年就可导致百万人的死亡[1].中国科学家于1971年重新发现中药青蒿(Artemes...
关键词:抗疟疾药 青蒿素衍生物 抗疟活性 翻译成英文  中国故事 人的死亡  抗疟药物 活性成分  提取物  屠呦呦  
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动力的技术转向
3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苏静静 张大庆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8CZS04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是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实现卫生国际化的重要标志。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战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务实的技术合作逐渐全面展开。中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从一个国际政治讲坛转变为制定国际规...
关键词: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 技术合作  卫生外交  
教育部留美博士研究生CUSBEA项目之历史回顾
4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昌增益  出版年:2023
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上了正轨,中国也走上了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发端的复兴之路。国家复兴,人才为本。文化大革命十年,乃中国在科学和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停滞的十年,断层严重。当百废待兴的中国再次面向世界时,...
关键词:技术人才培养  留美博士 高等教育 研究生  国家复兴  三起三落 十年  人才为本  
国际医学史学会第九届学术会议综述
5
《中国科技史杂志》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苏静静 姜姗  出版年:2017
2017年9月6—11日,国际医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ISHM)第9届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医学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
关键词:医学史 意大利  北京大学  西方医学  
教育部留美博士研究生CUSBEA项目之历史回顾
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昌增益  出版年:2015
通过CUSBEA项目赴美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的422位学生1982-1989年的8年间,总共有422位的学者通过CUSBEA项目赴美留学。各届学生的名单和被录取学校信息如下表格所示:(注:各届学生名单由吴瑞基金会吴艳博士根...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历史  教育部  学生名单 部分信息 博士学位 资料整理  生物学
了不起的杜比尔
7
《健康管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王一方  出版年:2013
《你好,帕金森》算不上标准的文学作品,而是一名患者关于自身病患的自述。即便这样,它却是当代叙事医学的重要文献。说起来,叙事医学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一种新的医学观。它反对将疾病的定义权完全交给医生,完全交给机器,完全...
关键词:医学观 文学作品  技术指标 社会学家 帕金森 疾病  
人生就是一场散步
8
《晚晴》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王一方  出版年:2014
病房的风景为何能造就哲学家?这是因为此时必须告别快乐,去迎击痛苦,甚至聆听到身后死神的脚步声。于是,生命的图景豁然开朗,人生的价值被重新审视,由此彻悟到生命的真谛。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如何死亡。
关键词:人生  散步 苏格拉底 哲学家 生命 学习  快乐  开朗
教育部留美博士研究生CUSBEA项目之历史回顾
9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 昌增益  出版年:2015
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上了正轨,中国也走上了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发端的复兴之路。国家复兴,人才为本。文化大革命十年,乃中国在科学和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停滞的十年,断层严重。当百废待兴的中国再次面向世界时,...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历史  教育部  技术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  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发达国家  
国际卫生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推动者安德里亚·司丹巴
10
《科学文化评论》北京大学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 苏静静 张大庆  出版年:2018
前南斯拉夫著名医学家安德里亚?司丹巴是20世纪社会医学与国际卫生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的社会医学理论对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与疾病社会决定论有重要的影响。他创建的公共卫生体制被誉为南斯拉夫模式,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国际联盟卫...
关键词:安德里亚·司丹巴  公共卫生体系 社会医学 国际卫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