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土地沙漠化    沉积岩芯    氧同位素分析    ^210PB    气候变化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10H指数:7WOS: 1 EI: 1 北大核心: 5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ka来苏干湖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气候变化 ( EI收录)
1
《科学通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强明瑞 陈发虎 张家武 高尚玉 周爱锋  出版年: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25001,40301051,40301050,40421101)资助.
选择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苏干湖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210Pb, AMS 14C以及常规14C等测年手段, 建立了苏干湖沉积岩芯2 ka以来的时间序列. 对湖泊沉积细颗粒中的碳酸盐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 结合流域地表水δ1...
关键词:同位素记录 气候变化 碳酸盐  20世纪50年代  δ^18O值  柴达木盆地北缘  ^210PB 氧同位素分析 δ^13C值  历史文献记录  湖泊沉积  时间序列  沉积岩芯 观测资料  变化过程  地质记录 碳同位素  气候变暖  冬半年  细颗粒  气温  地表水  
耕作土壤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及其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2
《中国沙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张春来 邹学勇 董光荣 刘玉璋  出版年:200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 (CACX2 10 0 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170 11)资助
土壤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耕作土壤抗风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风速廓线计算得到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可以简捷而有效地刻画土壤表面的空气动力学性质。风洞模拟实验表明 ,耕作土壤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主要取决于暴露地表的土块直径...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耕作土壤 土壤风蚀 风洞实验
毛乌素沙地治理的新模式
3
《水土保持研究》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仁德 吴晓旭  出版年:2009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6B03)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特征深入分析,结合前人治沙经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毛乌素沙地的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沙地治理新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思路是将沙地推平后通过混合黄土或者其它改良剂改善沙地的立地条件,建设防护林或者种植植...
关键词:沙地治理 综合利用 新模式  毛乌素沙地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研究
4
《干旱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资源科学研究所 张登山 武健伟 鲁瑞洁 赵延治 陈原  出版年:2003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防沙治沙综合技术研究"( 2 0 0 2BA5 17A -0 9-0 3 -0 4);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高寒沙区流动沙丘特性及快速治理技术研究"( 99-0 7-0 7)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 16 95 .12km2 ,根据其分布特点分为潜在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和严重沙漠化土地 4个等级。研究了沙漠化发展趋势、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 ,针...
关键词:环青海湖区  土地沙漠化 综合治理  规划  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建设 危害特点  
青海高原沙漠化研究进展
5
《中国沙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登山 高尚玉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6101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5BA517A01)共同资助
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对青海高原沙漠化的分布、基本特征、沙丘类型、形成演化、风沙移动规律、野外观测、沙化监测的科学考察研究到防沙治沙试验的过程;从地域上涉及了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黄河源区和长...
关键词:青海高原  沙漠化 防沙治沙 研究进展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形态监测
6
《测绘科学》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京师范大学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北京天拓天宝科技有限公司 丁连刚 严平 杜建会 马玉凤 周进省  出版年:2009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148);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5BA517A06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测量技术。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治沙工程领域,通过实验对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微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变化状态,认为草方格沙障内的蚀...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治沙工程 草方格沙障  蚀积状态  
中世纪暖期的中国东部沙地
7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武健伟 鲁瑞洁 赵廷宁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2 71114 )
中世纪暖期是冰后期的又一次温暖期 ,研究表明 ,当时世界许多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温回升现象 ,而且气温回升与 2 0世纪初气候变暖现象类似。为探讨该期中国东部沙地的气候环境状况 ,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东部沙地若...
关键词:中世纪暖期 中国  东部地区  沙地 典型剖面 气候环境
草原农垦区小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初步研究
8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 2004岳兴玲 崔红霞 哈斯  出版年:2004
灌丛沙堆(nebkhas)是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荒漠地区风沙流遇到灌丛阻拦,沙物质在灌丛及其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历史时期尤其是近百年来,随着农耕界限的不断北移,我国北方大面积草原沦为农田,成为目前的草原农垦区。...
关键词:草原农垦区  小叶锦鸡儿 灌丛沙堆
基于KSTEST数学原理用POLDER数据验证观测误差分布
9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 2004崔红霞 岳兴玲 李印红 杨华  出版年:2004
在定量遥感反演中,我们通常假设观测数据的误差的分布是正态的。同样的,在Baycs反演和其它基于先验知识的反演中,我们也假设模型中待反演参数的先验分布是正态的。这种正态分布的假设的确可以简化反演的计算过程,但是至今为止并没...
关键词:数据验证 正态分布  POLDER  KSTEST  
黄河上游青海湟水流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0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 2004张登山 陈原 夏虹 鲁瑞洁  出版年:2004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青海省东部地区最主要的河流。湟水流域位于东经100°54′-103°04′,北纬36°10′-37°24′,源头海拔4050m,出境处在民和县,最低海拔1650m。东西长约225km,...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 湟水流域 黄河上游 毛白杨 整地技术  抗旱造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