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媒介    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    物质性    全媒体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航空航天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093H指数:16北大核心: 63 CSSCI: 8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
1
《全球传媒学刊》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章戈浩 张磊  出版年:2019
媒介的'物质性'是我们思考当下数字生活、考察媒体世界、剖析文化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却长期成为传播研究的盲点。本文聚焦于当前正在发生的'物质性转向',梳理各种相关的理论源流和思想派别,在中国语境下对媒介物质性范畴做出界...
关键词:物质性 媒介 媒介研究 文化分析 传播学
论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
2
《国际新闻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时政新闻中心 隋岩 李燕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与理论问题”(项目号:15ZDB143)阶段性成果~~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虽然以生物性反应为基础,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文化和语言是建构情绪的重要手段。个体情绪借助语言在社会网络间传播,实质是一场以情绪理解为内核的群体情感互动仪式。互联网群体传播帮助人们通过建...
关键词:网络语言 情绪传播  社会建构 社会舆论 社会文化
社会减速与媒介时间性
3
《全球传媒学刊》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张磊  出版年:2020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媒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8JJD860002)
减速作为加速社会的例外状态,提供了难得的反思机会。本文以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为起点,梳理了围绕速度及加速形成的思想谱系,指出了媒介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在海德格尔、基特勒等人的理论光照下,本文认为,数字媒介作用于时间...
关键词:社会加速  速度学  社会减速  媒介时间 媒介时间性  媒介物质性  
互联网基础设施研究:元概念、路径与理论框架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张磊 贾文斌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媒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8JJD860002)的阶段性成果。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新激发了学者对基础设施的学术关注。人类学提供了一个鲜明的逻辑:透过作为实体的基础设施理解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设施。本文界定了作为元概念的基础设施,并认为互联网是其突出表征。通过在人、物以及两者关系上形成思...
关键词:互联网 基础设施 人类学 新基建  媒介物质性  
平台理论视野中的媒体融合——以短视频驱动的媒体融合为例
5
《新闻与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姬德强  出版年:2019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改编自《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
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平台自身存在内生的技术、文化和经济逻辑。然而,平台本身作为"基础设施"的存在,作为建构多边市场结构的"中介者"的存在,围绕平台的更广泛的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实践,以及和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常被忽略。本文...
关键词:短视频  媒体融合 平台化 权变性
重建公共传播体系: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理念与实践路径
6
《中国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张磊 胡正荣  出版年:202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媒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8JJD860002)阶段性成果。
中国的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从局部转型演变为系统重建,这需要探寻价值问题,构建深层理论。面向已经到来的5G和人工智能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应当重建公共传播体系,注重四个关键理念:兼顾物质性和社会性,建设数字时代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媒体融合 基础设施 协同治理 智能传播生态  公共算法  
平台化时代的国际传播——兼论媒体融合的外部效应
7
《对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 姬德强 杜学志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课题“‘一带一路’对外宣传及国际舆论引导问题研究”(18VDL019);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传播业历史与现状研究”(17JZD042)的阶段性成果
一、媒体融合的外部效应自2014年以来,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呈现出两个层面的内部效应:第一,在所谓的媒体平台化和平台媒体化的进程中,①通过重新配置媒体资源,重新调整组织和治理结构,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解决传统媒体的生存空...
关键词:媒体融合 国际传播  外部效应  平台化 地缘政治环境 中国特色  主流媒体 治理体系  
媒体融合的本质与驱动范式的选择
8
《现代出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龙小农 陈林茜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及应对策略研究”(20ZDA059)。
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人机共生、人机共存,既是科技和符号发展逻辑驱动下媒体融合的最终形态和本质,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媒介形态演进历程表明,媒介技术创新与符号演变是媒介融合的直接驱动力,媒体融...
关键词:媒体融合 技术创新 符号演变  驱动范式  媒体体制
智能传播时代国际传播认识与实践的再思考
9
《对外传播》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胡正荣 王润珏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媒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JJD860002
一、智能传播时代国际传播内涵的重新认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万物互联、智能传播的新阶段,智慧全媒体成为媒体融合深度发展未来趋向。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数字传播时代已经出现的传播主体...
关键词:国际传播  人工智能 传播时代  实践  人类社会 深度发展  媒体融合 传播主体  
真实、立体、全面: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10
《出版发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 王润珏 胡正荣  出版年:2019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18CUCTJ061)成果之一
主流媒体是我国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的中坚力量。当前,世界秩序的持续变化使得国家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和多元化。同时,我国主流媒体正在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受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持续赋能,...
关键词:主流媒体 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 智能全媒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