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盆地    含油气盆地    油气藏    延长组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1,362H指数:16WOS: 15 EI: 9 北大核心: 22 CSCD: 2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 EI收录)
1
《地质学报》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刘池洋 赵红格 桂小军 岳乐平 赵俊峰 王建强  出版年:2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2096);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559)资助的成果。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盆地演化 原盆面貌  后期改造  裂陷盆地 隆降反转  沉积中心  堆积中心  侵蚀-夷平面  风尘红黏土-黄土  成藏(矿)响应  
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
2
《沉积学报》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任战利 赵重远 张军 于忠平  出版年:1994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本文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经迹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高地温场的存在,古地温梯度高达3.5~4.0℃/100m,高于现今盆地的平均地温梯度2.89°C/100m。古生界地层最大...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藏 古地温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 ( EI收录)
3
《地球物理学报》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任战利  出版年:1995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的热历史.不同构造单元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在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为3.3-4.1℃/100m,大地热流值为81-95mW/m2,高于盆地现今的平均地温梯度(2.80℃/...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磷灰石 裂变径迹 地热史
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
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毛光周 刘池洋  出版年:201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部专项项目(BJ0813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81400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项目(2008ZX05023-001-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214600);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项目(2010AZZ009)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常量元素分析、稀土-微量元素分析...
关键词:物源分析 构造背景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裂变径迹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 EI收录)
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刘池洋  出版年:1996
中国沉积盆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后期改造强烈。这由中国大陆本身的结构、演化和所处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所决定,是中国沉积盆地的一大特点。中国沉积盆地后期改造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波及广,在空间上差异明显;(2)强度大,盆地越老...
关键词:后期改造  沉积盆地 油气地质 中国  大陆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展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
《沉积学报》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邱欣卫 刘池洋 李元昊 毛光周 王建强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批准号:90814005);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559)资助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分布广泛,通过众多凝灰岩夹层的实际岩心观察,归纳总结出凝灰岩夹层的常规测井曲线表现为具有相对低电位、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值的特征,并且高值常略低于致密泥岩段;单井分析凝灰岩夹层与上...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凝灰岩夹层  展布特征 地质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
7
《沉积学报》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任战利 赵重远  出版年:1997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区事业部项目
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都为大型的沉积盆地,中间以吕梁隆起相隔开。本文通过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包体测温等古地温研究方法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的古地温梯度和古大地热流,鄂尔多斯盆地为3.3~4.3℃...
关键词:热事件 古地温场 中生代 盆地 天然气  成因  
青藏-喜马拉雅构造域演化的转折时期 ( EI收录)
8
《地学前缘》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刘池洋 赵红格 张参 王建强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214607);教育部长江学者和"油气盆地"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5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96)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为全球新生代最宏伟的地球动力学运动和最重要的地学事件。其深远的影响几乎涉及地学的所有领域;影响范围广阔,在东南亚和中亚形成了有直接响应关系的、广阔的喜马拉雅构造域,并涉及东亚、西亚、北亚和周邻海域等更广...
关键词:青藏高原 青藏-喜马拉雅构造域  演化阶段  转折时期  周邻响应  时空坐标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火山灰沉积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EI收录)
9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邱欣卫 刘池洋 毛光周 吴柏林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No.90814005);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No.2008ZDKG-4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03CB214600);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资助项目(No.09YZZ4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火山灰沉积物分布广泛,为研究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荧光光谱分析(XRF)、ICP-MS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手段,对延长组火山灰层进行了细致的岩石地球化学...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火山灰沉积物  凝灰岩 斑脱岩 地球化学
世界砂岩型铀矿探明资源的分布及特征 ( EI收录)
10
《地质学报》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研究院 王飞飞 刘池洋 邱欣卫 郭佩 张少华 程相虎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3031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09201)联合资助的成果
最新核电发展规划显示未来我国对铀资源的需求很大。长久来看在继续加大国内勘探力度的同时,需尽快了解国外已探明铀资源尤其是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以更好地从全球视角完善我国的铀资源供应链。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大规模勘探始于本世纪初...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 容矿层 资源量 分布特征  国外  全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