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公共外交    国际法    国际关系理论    国家安全观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768H指数:14北大核心: 91 CSSCI: 101 CSCD: 2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国际法治何以必要——基于实践与理论的阐释
1
《当代法学》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何志鹏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阶段性成果
国际法治是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环境下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基本需求,它力求避免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所描述的权力斗争的国际场景,而按照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论断,通过制度固化和提升相互依赖格局下行为体之间的合作水平,推进建...
关键词:国际法治 国际法 国际关系  中国  
主权豁免的中国立场
2
《政法论坛》"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何志鹏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论13FFX03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国际法的中国理论)的支持
近期各国与国际机构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再一次凸现了主权豁免问题的重要意义。在准确把握当前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在强国之路上的方向选择与利益界定,确立中国对于主权豁免的基本态度和具体模式,对于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方向...
关键词:主权豁免 国际法 中国  
中国国家安全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3
《世界经济与政治》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肖晞  出版年:2022
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服务国家安全实践与理论需求的综合性、交叉性核心支撑学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丰富发展,在服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需求中茁壮成长。立足系统思维,从学科体系、学术...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 总体国家安全观  自主知识体系  “三大体系”建设  
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4
《社会科学研究》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肖晞 宋国新  出版年:2020
2020年度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战略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加表明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最优路径。研究发现,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是影响国际合作的两个核心变量,二者的共振决定国际合作的实现程度。本文尝试建立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的新理...
关键词:共同利益  身份认同 国际合作  作用机制  
亚投行的前景与挑战
5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孙兴杰  出版年:2014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正在筹备之中,日本和印度还没有进入成员国行列,日本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在独自搭台.筹建亚投行的建议是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份访问印尼期间提出来的,今年4月份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中国财长楼继伟...
关键词:博鳌亚洲论坛 成员国 投资银行 基础设施 习近平  日本  中国  
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分层?——中国居民消费变动趋势动态特征研究
6
《商业研究》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孙兴杰 鲁宸 张璇  出版年:2019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8ZDPY01;吉林大学青年师生学科交叉培育项目“互联互通的世界秩序与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选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经济新常态带来消费增速放缓,关于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争论。本文通过探究消费分层的理论和机制,在持久收入-生命周期(LC-PIH)模型和粘性消费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城...
关键词:消费分层  房价波动 消费粘性  动态面板模型
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思考
7
《公共外交季刊》察哈尔学会;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 王秋彬 崔庭赫  出版年:201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构建国际话语权的难得契机,但值得反思的是,中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还不尽人意,海量的对外传播内容并未产生应有的效果.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理论研究,另一方...
关键词:话语权 国际  中国媒体 传播内容  支撑理论  对外传播  媒体平台 受众
“一带一路”与国际制度的中国贡献
8
《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何志鹏  出版年:2016
吉林大学重大课题培育项目"中国特色国际法治理论体系研究"(2015ZDPY07)
中国是否可能为全球治理做出有效的制度贡献,既要考虑中国历史经验欠缺、现实主导不足、全球和区域性的国际制度已经较为丰富的挑战,也要考虑现有国际制度仍然存在问题和空白的机遇。中国可以考虑在国际制度的公平导向、自主理念、渐进模...
关键词:全球治理 国际制度  “一带一路”  中国贡献  “适应性管理”  
国际经济法治格局的研判与应对--兼论TPP的中国立场
9
《当代法学》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何志鹏  出版年:20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际法治理论体系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JCKY-SYJC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规则内容而言,TPP协定应当视为国际经济法治的新进展,是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推进国际经济法更为完善的努力。而从整个国际法体系与进程的视角看,TPP协定的出现则加剧了国际法的不成体系,削弱了全球市场的构建和完善。就中国而言...
关键词: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治  中国  TPP
基于事理图谱的重大突发事件动态演变研究
10
《图书情报工作》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刘雅姝 栾宇 周红磊 张海涛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事理图谱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ATQ005)研究成果之一。
[目的/意义]为了更快速高效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本文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过程展开研究,以期辅助相关部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决策。[方法/过程]基于事理图谱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事理图谱构建、事件泛化等步骤得到重大突发...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事理图谱  事件动因  仿真分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