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校    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    诚信教育    高校办公室人员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65H指数: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深化大学生诚信教育
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乔丰强  出版年:2004
新形势下高校如何进一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推进诚信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还应重视做好在发挥教师、管理干部和职工育人作用、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深化  大学生 诚信教育
做好高校办公室的协调工作
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李明  出版年:2002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内外联系的窗口,协调工作是它的基本职能。做好协调工作,必须坚持协调工作的基本原则,转变服务观念,树立超前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
关键词:高校办公室  协调工作  工作质量  服务观念  理论学习  素质  
高校办公室人员树立服务意识的几个问题
3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乔丰强  出版年:2003
搞好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针对影响工作人员树立服务意识的主要倾向,本文对高校办公室人员如何树立服务意识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重视做好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和抓好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 办公室人员  服务意识  学习能力  工作纪律 个人修养 管理制度  
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讨
4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安徽省寿县供电公司;安徽理工大学经管与社科系 王先江 张有梅 莫良元  出版年:2006
信访制度既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民主权的宪政基础,契合现代法治政府理念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展现权利时代利益诉求的制度保障和司法救济途径的制度互补。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信访制度 宪政 法治政府 权利救济
论高等学校依法治校
5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张家宇  出版年:2007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QN200649)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和谐校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呼唤法治,呼唤依法治校。结合高等学校法治化管理的现状,就依法治校浅谈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以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法治 高等学校  依法治校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理性思考
6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娄志勇  出版年:2003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研究新情况,在增强主动性上下功夫;必须求真务实,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必须贴近实际,在讲求实效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高校 德育 实效性 教育观念 教育内容 道德素质 教育管理机制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职能部门工作
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王洪  出版年:200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高校职能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指导  高校职能部门工作  
对新时期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8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娄志勇  出版年:200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研究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思考  
试论高校的督查工作
9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乔丰强  出版年:2002
根据领导行为阐述了领导抓督查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以领导授权督查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说明高校办公室应自觉发挥领导督查工作的延伸作用,同时对校办如何履行督查工作的职能以及开展督查工作应该注意把握的几个程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督查工作 工作机制  程序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0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办公室 娄志勇  出版年:2006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荣辱观教育的通知精神,从课堂教育主渠道、行为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