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皮酚    活性研究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被引量:11,375H指数:34WOS: 446 EI: 17 北大核心: 872 CSSCI: 6 CSCD: 8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1
《中草药》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与研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安徽省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院士工作站;天津药物研究院 邓桃妹 彭代银 俞年军 王雷 张越 丁泽贤 程玥 陈卫东 刘昌孝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6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6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6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6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605);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801131);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项目(皖教秘科[2015]49号);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01907d07050002);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19-043)。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
关键词:茯苓 质量标志物  药食同源 三萜类 多糖类
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姜辉 顾胜龙 张玉婷 凡畅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139)。
黄芪为补气之圣药,是中医临床常用之品,药用历史久远,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保护心血管与神经系统、抗肿瘤、护肝、降糖、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应以临床疗效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临...
关键词: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党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3
《中草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黄圆圆 张元 康利平 余意 郭兰萍  出版年:2018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25023)
党参Codonopsis Radix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传统补益类中药,其主要含有糖类、生物碱类、聚炔类、苷类及萜类等成分,具有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抗缺氧、抗应激、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胃收缩、保护胃肠道...
关键词:党参  党参属  聚炔类  生物碱类 三萜皂苷 增强免疫力 调节血糖
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探讨
4
《中国中药杂志》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与研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邓桃妹 彭灿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王雷  出版年:2021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C-AH-0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项目(皖教秘科[2015] 49号);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19-04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QH351)。
甘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其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甘草在食品、医药及化工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日益上涨,因此解决甘草...
关键词:甘草 质量标志物  三萜皂苷类 黄酮类 质量标准  
丹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5
《中国中药杂志》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单晓晓 洪帮振 刘洁 王国凯 陈卫东 俞年军 彭代银 王雷 张彩云  出版年:2021
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皖教科[2013]2号);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704a0802145)。
丹参是一味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传统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开发备受关注。该文对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
关键词:丹参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6
《中国中药杂志》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与研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药物制剂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 程玥 丁泽贤 张越 姜悦航 王雷 罗建平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600,2017YFC1701601,2017YFC1701602,2017YFC1701603,2017YFC1701605);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8030801131);安徽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907d07050002)。
茯苓为国家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多糖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存在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
关键词:茯苓多糖 化学结构 结构修饰 药理活性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7
《安徽医药》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胡云飞 徐国兵  出版年:201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No 1308085MH171
牡丹皮和丹皮酚都具有保肝护肾、降血糖、抗菌消炎、抗心律失常、抗过敏、保护心血管、神经保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另外牡丹皮还具有止血、凝血等作用。牡丹皮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其临床应用和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丹皮 丹皮酚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8
《中国药理学通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段贤春 黄石 彭代银 韩岚 汪小莉 汪永忠 潘凌宇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No U19A2009);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No GXXT-2019-043);2019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 KJ2019A0466);2019年度高校优秀拔尖人才项目(No gxyq2019034);2019年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 2019AKLCMF03);2019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外科)开放性课题项目(No 2019zdzk04)。
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和(或)矿物药等成份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增加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难度,而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优点,近年...
关键词:中药复方 网络药理学 数据库  网络构建 网络分析 作用机制  慢性疾病
牡丹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9
《中草药》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饮片制造新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张树蓉 赵宏苏 佟沫儒 熊俊伟 王雪 巫梦莹 翟宏焱 吴德玲 张村 张伟  出版年:202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2018YFC1707004);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技创新项目(AHYJ-KJ-202102)。
牡丹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乙酮类、萜类及其苷类、有机酸类以及其他类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等作用。通过分析牡丹皮植物亲缘学、化学...
关键词:牡丹皮 质量标志物  丹皮酚 芍药苷 没食子酸 苯甲酰芍药苷 苯甲酰氧化芍药苷  氧化芍药苷  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丹皮酚原苷  丹皮酚新苷  牡丹皮苷C  苯甲酸  
桔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0
《食品与药品》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太和县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 李盈 王举涛 桂双英 屈海防  出版年:2016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4B06);安徽省2013-2014年度第三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301032194)
桔梗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三萜皂苷类为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本文针对近年来桔梗不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桔梗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