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乡村    城镇化    传统农区    地理    可达性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895H指数:14WOS: 2 EI: 3 北大核心: 76 CSSCI: 66 CSCD: 4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1
《经济地理》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李江苏 王晓蕊 李小建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29、419712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70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地理要素解析及振兴发展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CJJ073);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8240041007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0-CX-006)。
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认知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对象,采用核密度方法识别核心和次核心;构建“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并进行实...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胡焕庸线  格网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乡村振兴下的聚落研究——来自经济地理学视角
2
《地理科学进展》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 李小建 胡雪瑶 史焱文 杨慧敏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3,41701197);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20M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790125)。
论文首先从人地关系视角分析了乡村问题的背景及乡村振兴的内容逻辑,提出乡村衰退是人地关系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结果,乡村振兴最终目的就是调整人地关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生产要素价值变化。对乡村振兴地理研究的评述...
关键词:乡村聚落 乡村振兴  人地关系 生产要素  
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析
3
《地理科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朱纪广 许家伟 李小建 娄帆 陈玉蓉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3,41871159)资助。
依据2000—2017年中国331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计量模型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2个方面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样本上,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均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
关键词:城镇化 经济效应 时间效应  区域差异性  计量分析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
4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李蕾 刘荣增  出版年:2022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12400410064);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ZZJH-02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CJJ129)。
基于2005—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应及通过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不管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还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产业融合均可以显著促...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协同创新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乡村聚落变化及发展型式展望
5
《经济地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李小建 杨慧敏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1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70021);河南省软科学重大项目(152400410098)
中国快速城镇化引起乡村聚落的巨大变化。中国过去乡村聚落的变化轨迹以及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后乡村聚落的格局为中国乡村聚落未来发展提供参照,但现代化过程中乡村资源经济利用的人口承载力奠定了乡村聚落发展大势的基础。在国内外聚落比...
关键词:乡村聚落 规模粮作村  专业化农业村  旅游专业村  居住型村落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
6
《经济地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朱纪广 张佳琪 李小建 孟德友 杨慧敏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3、41871159、4170120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CJJ0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5YJC790121、17YJC790125);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度校级科研课题。
在新型户籍制度背景下,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和Heckman模型,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与本地方言掌握情况)和经济特征(老家有无土...
关键词:新型户籍制度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农业人口转移 城镇化 土地分红  
华北平原种粮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探究--以粮食大省河南为例
7
《中国农村经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付新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重资源约束下华北平原营粮家庭农场发育机理及政策精准支持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BJY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从家庭农场特征的视角,构建了种粮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问题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河南省种粮成本和收益数据以及414个种粮农户、50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测算和验证了种粮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
关键词:家庭农场 粮食种植  经营规模  华北平原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
8
《地域研究与开发》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张香玲 李小建 朱纪广 史焱文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70021);河南省软科学重大项目(152400410098)
以河南省108个县市单元为依据,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ESDA 空间分异 空间格局演化 河南省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检验
9
《区域经济评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刘荣增 何春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41901153);中原千人计划基础研究领军人才项目(ZYQR20181012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乡村转型发展的地域类型及振兴路径研究”(2021BJJ002);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2023-ZZJH-165);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贸金融研究院项目“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实现路径”(HYK-2021030)。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从城市特质详细考察数字经济影响...
关键词: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影响机制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10
《经济地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朱纪广 李小建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182、42171217、4197122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Y113);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2300420021);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21GGJS06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A79000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产业集聚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以2004—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甄别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整体上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
关键词: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经济高质量增长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