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民主党派    创新型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参政议政能力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14H指数:3WOS: 1 北大核心: 3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
《教育与职业》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李亚非 王宏长 成华威  出版年:2014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ZD14057);2013年吉林农业大学重点教研课题项目"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及控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xjzd067);2013年吉林农业大学党建课题项目"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长效作用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DJ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质量研究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文章从研究生生源、导师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培养环节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 研究生  培养质量  对策  
关于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策略与思考
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高长宇 王宏长  出版年:2013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实现高校党组织对民主党派成员进行领导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多党合作的有利保证。文章对高校做好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 民主党派 参政议政能力
关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队伍能力的思考
3
《教育与职业》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李亚非 王宏长  出版年:201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ZD14057);2013年度吉林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吉林省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等措施,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学管理 团队能力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的对策探究——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4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赵丹  出版年:2020
新时代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赋予了党外知识分子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因此,深入探究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清醒认识他们的时代新特点和政治引领...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 政治引领  对策  
学习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不断推进统战工作新发展
5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吉林省教育学院人事处 高长宇 贾红 姜洪峰  出版年:1999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把握这一理论的本质和内涵,时推进统战工作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统一战线 理论  工作  
农业高校开展“同心”实践行动的载体途径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同心”献智活动为例
6
《青年与社会(下)》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王宏长 高长宇 郭为民  出版年:2013
打造“同心”品牌,推进“同心”实践,是新形势下中央统战部加强统战工作的创新之举。“同心”实践行动以服务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为主线,执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发挥智力和...
关键词:同心  党外知识分子
把大学课堂建到田间地头——记吉林农大“同心”惠农行动
7
《中国统一战线》吉林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出版年:2013
坐落在北国春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吉林农业大学,活跃着559名统战人士。他们把根深深扎在广袤的农村,把足迹实实印在辽阔的大地,在白山林海间传诵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大学课堂移到田间为了让农民朋友不离乡、不离土就可以走入...
关键词:吉林农业大学  大学课堂 田间 农行 农业生产技术 白石山林业局  经济开发区 民主党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