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景德镇陶瓷    装饰    陶瓷艺术    陶瓷    文化遗产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21H指数:5WOS: 1 EI: 1 北大核心: 18 CSSCI: 10 CSCD: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析西周早期社会青铜工业生产机制——以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铜器为中心
1
《文物》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郁永彬 陈建立 梅建军 陈坤龙 常怀颖 黄凤春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编号14ZDB051)、“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17ZDA219);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优秀青年研究计划”(2014226)的资助
西周青铜工业生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是王室集中管理,还是诸侯国独立运作,学界对此争讼不已[1]。实际上,青铜器的铸造涉及矿石开采、冶炼、贸易活动、交通运输等诸多方面,对其矿料来源进行研究,能反映冶金技术的起源及当...
关键词:西周早期 社会政治 青铜器  生产机制  铜工业 出土 墓地 随州  
乡村振兴战略下景德镇古窑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景德镇进坑村为例
2
《艺术评论》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陈宁 郑彬  出版年:2022
2020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两创’背景下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YG2020091)的阶段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由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求乡村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本文以景德镇古窑址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进坑村为例,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古窑址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的统一。笔...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景德镇古窑址  文化遗产 进坑村  保护利用  
景德镇明代“空白期”窑业遗存的考古学探索与新认知
3
《中国陶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秦大树 高宪平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龙泉窑考古学研究”(19ZDA230)的成果之一。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制瓷业缘于缺少纪年器物而长期不被人们认识,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然而这一时期却处在明代景德镇官民窑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此期制瓷业的关注和研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历程,随着景德镇陶瓷考古工作的持续...
关键词:景德镇  明代空白期  官窑和民窑  制瓷业 窑址考古新成果  
后司岙匣钵工艺特征及其对青瓷釉面呈色的影响 ( EI收录)
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复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军明 桑月侠 郑乃章 郑建明 吴琳 山日钦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201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60879)资助。
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烧制成熟的青瓷器,其中使用瓷质匣钵烧造秘色青瓷是越窑独特的烧造技术,为揭示越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匣钵的工艺特征及其对装烧青瓷的影响,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ED-XRF)、超景深显微镜、...
关键词:越窑 瓷质匣钵  秘色青瓷  化学组成  色度  
设计史论研究与当代设计
5
《工业工程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 李砚祖  出版年:2021
2021年《工业工程设计》将配合期刊特色栏目《设计史论》,倾力打造线上栏目《名家谈》,邀请国内设计理论学界的学术名家们针对设计理论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分享他们的思想、经验和见解,积极促进设计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身建设,...
关键词:设计史论 设计学学科  当代设计  期刊特色  学科门类 交流沟通 实务性 理论体系  
陶瓷装饰的艺术社会学分析
6
《陶瓷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蔡娇娇  出版年:20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陶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仅仅只是作为实用品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为满足人们精神审美需求的陶瓷装饰艺术不断发展与创新,在中国陶瓷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工艺不断提高、内容不断丰富,直至今日,取得了辉煌...
关键词:陶瓷装饰 艺术社会学 艺术特征 社会功能
古代瓷器铭文所见“一带一路”地区中外民族交流
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 凌宇 张丽伟  出版年:2018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古代瓷器铭文所见‘一带一路’地区中外民族交流研究"(2017-GMC-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人类学视野下景德镇传统陶瓷本土性现代化的嬗变与建构"(14YJCZH092)阶段性成果
古代瓷器曾在"一带一路"地区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成为促进中外民族交流的无言使者。附于瓷器之表的铭文随器流转,字简而意丰,颇有证史明典之功,故可将其称之为一种特殊的文献。瓷器铭文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世俗民情、文学艺术、宗...
关键词:瓷器 铭文 “一带一路”  民族交流 阿拉伯民族 欧洲  日本  
“现代陶艺”的舶来、际遇及其特征——以景德镇现代陶艺创作为例
8
《艺术评论》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任华东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项目号:16ZDA173)阶段性成果
"现代陶艺"思潮及艺术形式的舶来是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景德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考察"现代陶艺"在景德镇的兴起我们发现,这不仅是一个"艺术传播"事件,更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过程,其中难免会出现多元解读甚...
关键词:现代陶艺 景德镇  中外艺术交流  
协同视域下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9
《教育观察》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 吴军明  出版年:2021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协同视域下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地方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地方高校同样普遍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等问题。"政企校院...
关键词:地方高校 协同育人  应用技术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M111出土铜器的检测分析及相关问题
10
《文物》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郁永彬 陈建立 梅建军 陈坤龙 常怀颖 黄凤春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项目批准号:14ZDB051)和“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19)的资助。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是西周早期曾国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葬制独特,布局清晰,保存完整,随葬器物种类多、数量大,备受学界关注[1]。其中M28、M65和M111三座墓葬尤为重要,是有确切铭文印证的曾侯墓,而且M28和M65均出土...
关键词:随葬器物 曾侯  尊彝  青铜礼器 叶家山  西周早期 贵族墓地  随州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