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机器”与“普遍的启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语境及政治哲学内涵再思考
- 1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 张旭东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讲话》 革命文艺 “革命机器” 普遍的启蒙
- 现实照进旧事:《朝花夕拾》中的“流言”与“自然”
- 2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 邢程 出版年:2019
- 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自叙 “流言” “自然”
- “个体”、“主体”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以郁达夫《沉沦》为例
- 3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 王钦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郁达夫 《沉沦》 个体 主体
- 文艺文化思想领域40年回顾
- 4
- 《东方学刊》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 张旭东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现代派 改革开放 毛泽东时代 意识形态领域 后现代性 思想领域
- 政治的内在强度是文化
- 5
- 《经济导刊》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纽约大学东亚系;纽约大学中国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 张旭东 出版年:2016
- 关键词:文化政治 文化自信 强度 习近平 概念
- 黑格尔《美学》中的“物质”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
- 6
- 《外国美学》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王钦 出版年:2018
- 关键词:黑格尔 《美学》 美学大讨论 物质 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