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STM    H    液相    光化学还原    金属纳米粒子    

研究学科:电子信息类    机械类    

被引量:9H指数:2WOS: 7 EI: 3 北大核心: 5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人工控制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组装
1
《化学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键化学开放实验室 林铭章 朱清时  出版年:1998
液相中金属纳米粒子或团簇粒子的研究是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气相和真空中纳米粒子研究的补充。由于受到介质的强烈影响,体系更为复杂,然而却有了人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结构的可能性。本文介绍利用电离辐射或光化学方...
关键词:金属纳米粒子 液相 辐射合成  光化学还原 脉冲辐解
钒氧酞菁(VOPc)与钒酞菁(VPc)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模拟 ( EI收录)
2
《物理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键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 李群祥 杨金龙 袁岚峰 侯建国 朱清时  出版年:2002
王宽诚博士后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10 0 740 5 8);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0 0 2 5 30 9)资助的课题~~
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了自由钒氧酞菁 (VOPc)和钒酞菁 (VPc)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图像 ,与实验观察结果相当符合 .理论STM图像都显示出亚分子内结构 ,外围呈四叶状 .其主要差异表现在VOPc分子中...
关键词:钒氧酞菁  VOPc  钒酞菁  VPC 分子结构  扫描隧道显微镜 图像模拟 电子结构  STM
STM针尖和外电场在Si(111)-7×7表面单原子操纵中的作用 ( EI收录)
3
《物理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键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清华大学单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李群祥 杨金龙 丁长庚 汪克林 李家明  出版年:1999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离散变分局域密度泛函方法,采用团簇模型(Si34H36W11)来模拟STM操纵Si(111)7×7表面顶角吸附原子的过程.通过分析在进行原子操纵过程中体系的能量与电子云密度分布来研究针尖和外电场的作用...
关键词:针尖 STM 计算模型  硅 单原子操纵  
H_2^(80)Se分子的26个振动带转动结构的全拟合分析 ( EI收录)
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键化学开放实验室 周泽义 朱清时  出版年: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阐述了全拟合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H280Se分子24个已知转动结构振动带的3516个上态能级的全拟合分析,得到112个基本光谱参数,拟合偏差为10.6×10-3cm-1。用这套基本光谱参数精确预言了首次记录的H28...
关键词:转动能级 振动带  全拟合  H2^80Se  氢化硒  
傅立叶变换激光腔内吸收光谱方法研究吸收谱线的强度与线形 ( SCI收录)
5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志永 成国胜 王乐 刘安雯 郝绿原 胡水明  出版年:2005
Project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20103007;10274077).
在原有傅立叶变换激光腔内吸收光谱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信号差分方法减少了光强波动对实验干涉谱图的影响,改善了信噪比.通过对大气中氧气在760nm处的吸收谱线的绝对强度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定量测量能力.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对磷...
关键词:吸收光谱 谱线线形  谱线强度 激光腔内吸收  磷烷
H_2SiCl_2分子Si-H振动“基座”SiCl_2的有效质量 ( SCI收录)
6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平 郑晶晶 刘安雯 何圣贵 胡水明 郝绿原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0 2 740 77;2 0 10 3 0 0 7;2 970 3 0 0 7)
用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和激光腔内吸收光谱仪记录了H2 SiCl2 分子 2 0 0 0~ 90 0 0和 12 0 0 0~ 12 90 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 .依据局域模理论的非谐性耦合非谐振子 (ACAO)模型 ,分...
关键词:局域模 伸缩振动  有效质量  基座  
激光光镊中纳米位移QD法和CCD法测量装置
7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键化学开放实验室 陈洪涛 李银妹 楼立人 王浩威  出版年:2001
在微米量级的光操控和测量的基础上,我们建立起纳米位移的定量测量装置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皮牛力的测量方法. 我们建立的纳米位移测量系统中包括两路高分辨率观测装置.一路以四象限探测器QD为核心,一路以CCD图像采集与处...
关键词:激光光镊  纳米 位移QD法  CCD法  测量装置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