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仪式音乐    民族音乐学    音乐    仪式    萨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79H指数:11北大核心: 44 CSSCI: 43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
1
《中国音乐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新疆音乐家协会;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李松 樊祖荫 张欢 萧梅 谢嘉幸  出版年:2013
2012年10月11—12日,"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于北京京民大厦隆重举行。开幕式上,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樊祖荫,新疆师...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实践  反思  
“仪式音声”的研究:从中国视野重审民族音乐学
2
《中国音乐学》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 曹本冶  出版年:2009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研究中心”承担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项目(2006-2009年)的“绪论”章(由作者执笔拟稿)项目编号e05011
本文通过对民族音乐学的历史梳理和反省,提出中国视野和语境的学科认知,以此为坐标展开对中国仪式传统的仪式音声研究。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 仪式音声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述要
3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萧梅  出版年:200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e05011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在长期的积累、发展历程中,在其研究对象、意义、范围、主要讨论方向,以及不同研究历史阶段中的主要人物、代表性成果、历史意义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本文将其发展置于历史语境中,探讨其中蕴含的不同学术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国乐 民族 民间  分类  民族音乐学 历史  发展  
仪式中的制度性音声属性
4
《民族艺术》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萧梅  出版年:2013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仪式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AD004)阶段性成果
仪式音声依寓于信仰仪式而运作和生成。面对如何"听到仪式"的问题,其关键处并不在于能否经由听觉辨识仪轨进程,而是通过听觉领悟音声所具有的内涵。换句话说,仪式内涵之所以能够通过音声"进行可感知的系统表述",并"固定于可感知形...
关键词:仪式 制度性  音声属性  
“巫乐”的比较:执仪者的身份与性别
5
《民族艺术》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萧梅  出版年:2012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间信仰仪式中的音乐与迷幻”(项目编号:09YJA768827)阶段性成果
以"巫乐"中执仪者身份与性别呈现出的展演制度及其比较研究,有助于探讨"萨满式文明"中通天之巫何以越过重重历史而延续的理由。因此,在萨满定义的"泛""狭"之争上,过于专注某种信仰或宗教文化的纯粹定性和区别,难免忽略历史过程...
关键词:巫乐 萨满式文明  比较  身份特质  性别
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
6
《中国音乐学》福建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赵书峰  出版年:2014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项目课题"瑶族婚嫁仪式音乐的地域性与跨地域性比较研究--以湘粤桂瑶族为例"(编号13YS2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选题为切入点,检视、回顾当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性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现状与思考  学位论文选题
响器制度下的“巫乐”研究
7
《民族艺术》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萧梅  出版年:2013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仪式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AD004)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对于声音的选择、制造、使用和接受,与西方古典音乐所界定的、前缀定冠词的"the music"的最大区别——对于"响器"之声的偏好。这与其"樂"总是存在于"礼"并贯通于世世代代的信仰仪式与礼俗生活相关,且以"器-器声...
关键词:响器  制度  音声属性  鼓  铃  环刀  摇响器  
身体视角下的音乐与迷幻
8
《中国音乐学》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萧梅  出版年:2010
本文通过仪式与音乐研究中的不同身体观,提出"缘身性"(embodiment)在思想~行为的互向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从这一视角反思音乐与迷幻的研究。
关键词:缘身性  音乐 迷幻
“巫乐”的比较:“以歌行路”
9
《民族艺术》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萧梅  出版年:2012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e050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仪式音乐的地域与跨地域个案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AD004)阶段性成果
巫者以"路"在沟通天人的不同层次穿行,表达了她所生存的文化中人们看待世界的联系观念。每一次执仪,都在某种凭借中浮现"这条路"的结构;而每一次"以歌引路",又经由仪式境域中的"路数"和"行路",在"谁在唱""、向谁唱""、...
关键词:歌路  呼应 引路 结构  谱系 发生学
论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研究为例
10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齐琨  出版年:2011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课题《徽州宗族礼俗音乐研究》(07CD63)
中国传统音乐并不似以往所言,存在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而是兼具"过去的现在"与"现在的过去"两种时态。这也是传统音乐适应与创造的结果。传统音乐从历史走来,向未来走去,如此连续的传承过程决定了它必然兼具两种时态。
关键词:界定传统  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  适应与创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