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校    干部队伍    干部    高校中青年干部    教育机制    

研究学科:

被引量:8H指数:1北大核心: 2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高校中青年干部队伍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1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乐山师范学院办公室;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课题组 杨霞 李方裕 彭杨  出版年:2013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优化高校中青年干部培养机制研究”(10SA103)
高校中青年干部承担着高校的稳定、发展和为民谋利、促进校园和谐的重任。本文通过对高校中青年干部队伍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加强高校中青年干部队伍建设,需推进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以人为本,完善激励、帮扶机制...
关键词:高校中青年干部 高校 干部队伍 干部教育机制  中青年干部
群众公认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黄远洪 张文彬  出版年:2007
群众公认原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之一,高校落实群众公认原则要体现于公开选拔方案、程序和要求、民主推荐、考察、党委决策、任前公示和干部使用过程的诸多环节之中,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真正维护好教职员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关键词:高等学校  群众公认 干部选拔任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评《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探索与文化意义阐释》
3
《新闻与写作》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张凤奕  出版年:2021
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除了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思想引导作用以外,还在大学生的思政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屠忠俊编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探索与文化意义阐释》一书,以新闻与传播为研究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领域  运用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阐释  思想引导作用  
听障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视角
4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张凤奕  出版年:2021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普通高校聋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SCTJ-2015-B06)。
随着连续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我国的学校特殊教育得到了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进入了普通高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政课五门必修课之一,也是必须要为听障大学生开设的课程,而听障大学生因存在...
关键词:听障本科生  思政课 教学改革
加强和改进社会阶层分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5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罗颂平 李军 杨霞  出版年:2011
2009年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项目“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阶层分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为此,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从拓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加快思想教育理论课的改革,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系统等五个方面,加...
关键词:加强  改进  社会阶层分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传媒与党员发展工作
6
《新闻战线》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学工部 徐秀云 李同果  出版年:2014
四川省教育厅2010重点科研项目:高校与社区共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SA04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流动人口已不仅仅满足于解决生存问题,而是期待未来在大城市能有更好的发展。大规模的流动人员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党员发展工作 现代传媒 流动人员  经济发展 劳动力资源 人口流动 生存问题  流动人口
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
7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乐山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赵丽荣  出版年:200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指出 :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完善制度 ,健全机制 ,坚持用好的作风 ,选作风好的人。本文通过...
关键词:师范学院  中国共产党 作风建设 党的建设 领导干部选拔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