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公信力    义务教育    宪法    地域歧视    高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33H指数:3北大核心: 1 CSSCI: 3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扩大我国慈善透明度研究
1
《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邹世允 吴宝宁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0YZA82014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完善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监督机制的对策和建议"(2011lslktfx-19)
目前我国慈善透明度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不仅由于慈善组织自身地位的限制,而且在慈善信息披露制度上也面临一些困境。同时,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慈善组织监管体系。据此,笔者提出增强慈善组织的独立性,并积极推进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标准...
关键词:慈善透明度  慈善信息披露  公信力 监管体系  
“就近入学——划区管理”模式的宪法批评
2
《前沿》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王凌云 谢兵  出版年:2008
政府不得以放弃公民的宪法权利作为进行行政活动的条件,同时也不得以任意地限制或干涉公民的宪法权利作为公民个人换取公共服务利益的条件。
关键词: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  划区管理  地域歧视
法律硕士教育改革初探
3
《大学时代(B版)》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辽宁大连116025 安晓燕  出版年:2006
法律硕士(JM)教育是一种以法律职业为背景的法律专业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方向的学位教育,它是以培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的的。我国的法...
关键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应用型法律人才 教育改革 教学内容 培养模式  高校
在创先争优中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基层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4
《教育教学论坛》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安晓燕  出版年:2011
创先争优不是空洞的辞藻,而是广大党员在实践中争当优秀,施惠于民的具体行动的浓缩。作为基层学生党支部,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有责任、有义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增强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树好旗帜...
关键词:创先争优 理论学习  加强党性锻炼 提高党员素质
扼制个性自由的平庸——从法社会学视角评析个性自由
5
《前沿》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王凌云 邱艳  出版年:2008
自由意欲是个人生命的最高法则,不论政治活动多么狂热,对于公民而言,在法治的国家,法律是我们唯一要遵守的,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由选择的多样化的双重统一,并且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是为了保护自由选择的多样性追求,成为...
关键词:自由选择  个性自由  政治奴役  思想侵略  
浅析《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完善
6
《法制与社会(旬刊)》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李冰  出版年:2014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非典型的用工方式,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焦点。进一步的完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因此,本文建立在《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
关键词: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责任追究
浅析中国证券市场欺诈法律问题
7
《经济视野》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3 闫小雯  出版年:2013
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欺诈的主要法律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证券 欺诈 操纵市场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8
《东方企业文化》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孙宏云  出版年:2012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研究和学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学习经济法首先要去解决的问题之一。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两者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本文作者简单地从...
关键词:经济法 民法 调整对象  
从当事人和律师的诉讼权利看《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9
《法制与社会(旬刊)》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陈正哲 孙宜君  出版年:2012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颁布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许多规定对于有效保障当事人及律师的诉讼权利、维护程序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都有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修正案 诉讼权利 当事人  律师
“裒多益寡”以行“中和”之道——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内在品性
10
2007王凌云  出版年:2007
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是一个民主社会的最大公平。"和而不同"的社会就是一首由不同音符组合而成的和谐的乐曲。利己不等同于罪恶,利益的取得遵循"于事得宜"的规则与否?每个社会成员应当要事有"事父母,蓄妻子"的权利。公平社会不是追...
关键词:社会公平 和而不同 各得所宜  裒多益寡  社会保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