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毛泽东    教育模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83H指数:5北大核心: 22 CSSCI: 28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延安红色资源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方法的借鉴价值
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惠晓峰 郝琦  出版年:2017
近年来,延安大学对利用延安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诸多成绩,如教学效果得到肯定、现场教学不断延伸、经验交流受到好评等。但也存在"实践点"的提炼有待拓展、参与现场教学的学生有待增加、现场教学...
关键词:延安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现场教学
数字经济时代美好生活消费的功能价值及实践向度
2
《社会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管理学院;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刘顿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ZD026);陕西省社科基金“习近平关于国民消费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A007)。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与广度的持续推进,成为重构全球经济版图、化解“后疫情”时代、推动新消费时代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同样促使新时代美好生活消费的兴起,数字经济时代消费的环境、特征、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都发生变化,这是数字经济时代美...
关键词:数字经济 美好生活消费  功能价值  实践  
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张志强 郝琦  出版年: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思想政治工作)“延安时期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研究”(14JDSZ2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项目“延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研究”(14HSJD-03);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5BDD05)的研究成果
延安时期,为了教育好广大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及干部学校。为了改造知识青年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高校青年的思想政...
关键词:延安时期 青年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党在延安时期建设了“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4
《红旗文稿》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崔智林 谭虎娃  出版年:201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明确“走历史必由之路”这个坚定不移和科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塑造“眼睛向下”、“不尚空谈”的实千作风,发扬“保卫祖国”、“解放人民”的担当精神,坚持“共...
关键词:延安时期 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  为人民服务 政治勇气 中国问题  共产主义者 政治方向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负担与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
5
《中共党史研究》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教授 谭虎娃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史经验研究”(14XDJ006);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甘宁边区农民负担及其影响研究”(2013JK0022)的阶段性成果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负担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至1939年,政府实行休养民力政策,农村经济得到恢复;1940年至1941年,政府被迫加重农民负担,农民对政府敬而远之;1942年至1945年,政...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民负担
党和政府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政策与法规研究
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陇东学院图书馆 黄会奇 邱烈祥  出版年:2021
2019年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延安时期的文化学习对当代党建的启示”(项目编号:2019B008);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延安时期红医精神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JY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了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事业和促进科技的进步,根据四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要,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在构建从上到下的图书馆网络系统、促进全国图书资源的协同利用、增加老少边...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 政策和法规  现代转型  
延安时期新秧歌剧的群众教育模式研究
7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瑞儒 艾先强  出版年:2017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延安时期党利用影音艺术开展干群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16JJD770049);延安大学2017年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延安时期新秧歌剧的群众教育模式及历史经验研究"(YCX201738)
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工作者创编演出了大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群众的新秧歌剧,深受群众喜爱。不同的秧歌剧具有不同的群众教育模式,即寓教于乐模式、接近群众贴近生活模式、开放互动模式和自发宣传自我教育模式等。新秧歌剧把群众教...
关键词:延安时期 新秧歌剧  群众教育模式  
1940—1941年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危机发生的历史考察
8
《兰州学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谭虎娃  出版年:2017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4XDJ006);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甘宁边区农民负担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022)的阶段性成果
1940—1941年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危机,导致了中共在边区执政的严重危机和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等一系列重大而影响深远政策的实施和全面推进。梳理考察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国民党停发军饷和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日本帝...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财政经济危机  经济封锁 河防保卫战  
从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9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玲聪 崔海亮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在延安时期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9AMZ002)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考虑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的构成要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影响。藏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记忆、语言文字、宗教习俗、价值观念等心理认同要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西藏铸牢中华民...
关键词:藏民族 心理认同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婚姻法规的实施与成效
10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杨伟宏 马慧芳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乡村教育研究”(09BDJ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项目“延安时期妇女工作研究”(14HSJD-05)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为从根本上消除旧婚姻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危害,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新的婚姻法规,通过利用各种群众运动和纪念活动、秧歌与戏剧等文艺演出、报刊杂志以及民歌、信天游的广泛传唱等形式,进行婚姻新观念的宣传教育,并配合严格执法...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婚姻法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