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林业史    明代    林业文化    林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43H指数:9WOS: 4 EI: 3 北大核心: 10 CSSCI: 6 CSCD: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 ( EI收录)
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樊宝敏 董源  出版年:2001
国家林业局<中华大典.林业典>项目资助
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林的国家 ,经考证分析在 40 0 0年前的远古时代 ,森林覆盖率高达 6 0 %以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森林资源日趋减少 .到 2 2 0 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 46 % ,110 0年前的...
关键词:森林覆盖率  中国  森林史  古代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
2
《生态经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张玉钧 邹国辉  出版年:2006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国有林场体系自然保护区的来历,具体介绍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设置过程,分析了其经营目标,并对其旅游的开展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国有林场体系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即以...
关键词:国有林场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 利益主体  
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试论森林的气候和水文效应 ( EI收录)
3
《林业科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樊宝敏 董源 张钧成 印嘉佑  出版年:2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编号 0 1BZS0 16)
通过对中国历史资料的分析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对我国历史上由于森林的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黄河、长江等流域的洪水和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沙漠化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4 0 0 0年间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为不...
关键词:中国  历史  森林破坏  水旱灾害 影响因素 气候 水文效应 森林覆盖率  
明代名臣刘天和的“植柳六法”
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贾乃谦  出版年:2002
该文认为明代名臣刘天和总理河道 ,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堤岸屡建屡圮。他总结了历代植柳固堤丰富的、生动的经验 ,创始了“植柳六法”。此后明清治河名臣不断继承和发展 ,至今仍有实践意义。“植柳六法”是生物抗洪、水土保持、改善生态...
关键词:刘天和  明代 清代 康熙 乾隆
清代清水江流域侗、苗族杉木造林方法初探
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沈文嘉 董源 印嘉祐  出版年:2004
清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侗、苗族人民在长期大规模人工杉木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借鉴汉民族杉木造林方法 ,并结合本民族固有的农耕传统 ,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整套从播种、育苗、栽种到管理的颇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杉木造林方法。侗、苗族...
关键词:清水江  侗、苗族  杉木造林
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
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张玉钧 王冠冠 邹国辉  出版年:200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0-651280)资助
风土是因大气与大地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地域产生的特有现象,而这种特有现象的产生过程需要人来参与,因而风土表现为突出的人文特性。自然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即构成了风土,也就是说风土的构成既包括自然因素,亦有人文因素,其中气候条件...
关键词:风土 旅游 旅游业
清代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发展论要
7
《古今农业》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沈文嘉  出版年:2005
本文阐述了清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侗、苗族群众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扬长避短,由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将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成功实现了由稻作农业向人工林业的经济转型。区域内林业经济的繁荣瓦解了区域社会原有生产...
关键词:林业经济 清水江  社会发展  流域  清代 核心竞争力  市场变化  合理配置  经济优势  资源优势  经济转型  稻作农业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生存状态  区域文化 生态文明  黔东南  族群 借鉴  
中国林业政策思想的历史渊源——论先秦诸子学说中的林业思想
8
《世界林业研究》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樊宝敏 张钧成  出版年:2002
先秦诸子学说中包含着较为丰富的生态保护和林业思想 ,正是这些学说奠定了我国 2 0 0 0年封建社会林业政策法令的思想基础。诸家学说在林业思想方面各具特色 :阴阳家重视生态平衡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道家崇尚道法自然 ...
关键词:中国  林业政策思想  先秦诸子学说  林业思想  阴阳家 道家 儒家  法家 墨家
日本森林延续至今的历史原因
9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邹国辉  出版年:2005
日本是一个多山之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地质条件脆弱,假若稍不经意,就有可能陷入森林荒废、生态环境恶化的危险境地。该文从日本的自然条件、管理体制、技术条件、社会因素、造林知识的普及推广、生态意识及森林宗教等方面,对日本森...
关键词:林业史 日本林业 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中国松柏文化初论
1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李莉  出版年:2004
中国松柏文化是指人类在加工和利用松柏的过程中超越了松柏作为自然物的范畴 ,形成的一种与松柏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松柏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国林业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内涵。该文在查阅古文献...
关键词:松柏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中国  林业文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