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乡村    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955H指数:13北大核心: 95 CSSCI: 11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
1
《思想政治课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鸣歧  出版年:2018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1)子课题"高校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
关键词:高校专业类课程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原则、任务、标准  
“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
2
《思想政治课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宫维明  出版年:2018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1)子课题"高校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2017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深化涉外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研究"(2018JG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所有课程中,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全程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符合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  内在意涵  建设路径  
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
3
《思想政治课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志伟  出版年:2019
2018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一带一路’视阈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国际视野的路径探索--以‘世界中国’课程为例"(项目号2018-D-034);上海外国语大学"涉外院校思政专业‘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创新--有关英文原版著作的引进与使用问题"(项目号20161140016)阶段性成果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与课程建设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值得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今不少高校课程思政的短板和难点仍多集中于理工类课程方面,解决理工类特别是工科类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操作问...
关键词:理工类专业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属性  关键问题  路径思考  
继承百年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献整理与研究专家笔谈
4
《图书馆杂志》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 谢黎萍 程焕文 苏智良 武茂昌 衣永刚 范玉刚 崔文斌 徐雁 马静  出版年:2021
谢黎萍指出,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利用,一是要夯实红色基因库,守牢宣传主阵地;二是要探索多元深度开发,追求迭代持续发展;三是要打破区域条线壁垒,追求协作互利共赢。程焕文指出,明确红色文献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进一步推动红...
关键词:红色文献普查  红色文献收藏  红色文献传播  红色文献整理  红色文献研究  红色文献开发利用  
以数字经济发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基于空间比较的视角
5
《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尧 王宝珠  出版年:202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数字经济下劳动过程的新变化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2020EKS001)。
以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实体经济,发挥数字经济的动力源与润滑剂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绎,本文认为国民经济循环强调经济结构的稳定性、经济活动的时间继起性和经济...
关键词:数字经济 国民经济循环  空间  
数据生产要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兼论基于数据要素权利的共同富裕实现机制
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宝珠 王朝科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AJL001)。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新形式,它不仅深刻影响财富生产,也必将诱致财富分配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历经信息数据化、数据商品化与数据要素化三阶段后,数据要素得以形成。根据数据要素的生产原理,所有分散用户与平台企业构成数据...
关键词:数据要素  生产原理  共同富裕 剩余价值  要素权利  
中国国家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中的符号媒介考量
7
《云南社会科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蒙象飞  出版年:2017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度校级规划课题"文化符号传播与中国形象的有效构建"的阶段性成果
一国的国家形象形成于国家间的社会互动与博弈,是本国自我话语描述和他国话语描述相互博弈的结果。国家形象除了受意识形态、一定文化意义系统的影响制约之外,国家间不同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话语建构能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国家形象话...
关键词:中国形象  话语建构 符号媒介  整合传播策略
利益共享、制度正义与价值共识——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设的三重困境
8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蒙象飞  出版年:201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青班专项课题"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构的方法论意蕴与进路研究"(2018FZX001);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时期习近平重要思想研究"专项课题"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建设述评"阶段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政治认同是在多方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和产生的,涉及主体的存在性、对象的条件性和现实的有效性。就政治认同对象而言,其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绩基础(政治行为及其绩效)、制度基础(政治制度和法律规范)、理念基础(政治价值理念)...
关键词:当代中国  政治认同 建设  现实困境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探析
9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蒙象飞  出版年:2021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的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村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农村在"物"的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社...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农村现代化  建设  
乡村振兴: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0
《当代经济研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朝科 王宝珠  出版年:2018
福建师范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招标课题资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
关键词:乡村振兴  使用价值空间  完全使用价值空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