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黎族    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221H指数:9北大核心: 18 CSSCI: 1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1
《民族艺术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林毅红  出版年:2011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黎族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1BMZ034);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C850015);2010年中央高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SY10022)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分析了数字化技术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数字化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方向和必然趋势,并提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的数字化的线路,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具体范式。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  保护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实践及其反思——以黔东南苗寨侗寨为例
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高婕  出版年:2015
国家民委项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GM-149);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民族旅游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研究"(项目编号:CSY14014)
"社区参与"这一来自政治学具有民主属性的概念被应用于旅游研究已三十载,然而,概念"照进"现实,其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实践中的旅游社区参与总是阻力重重、问题重重。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4个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与社区参与现...
关键词: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黔东南苗族 侗族研究  
贵州水族马尾绣背带“奢”与“朴”的文化解读
3
《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林毅红  出版年:2010
水族马尾绣于2006年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尾绣背带是马尾绣技法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水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水族马尾绣背带有着"奢华"的外在美与"朴素"的内在美,对其进行文化解读与探讨,旨在为传承马尾绣这一民间...
关键词:马尾绣背带  奢靡 乡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
4
《中国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刘卫国  出版年:2006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流行和重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文化部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最近公布“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行动反映了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以及我国...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间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文化 文化多样性 博物馆事业 保护工程  中国  
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调查
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柏贵喜 杨征  出版年:2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10JZD0031)
保护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主导"机制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但因相关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细化程度不够,部分政策内容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倾斜性,跟...
关键词: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政策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博物馆如何破茧重生
6
《中国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林毅红  出版年:2012
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民族学博物馆与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于琼;桂;黔三省区调查>(项目编号CSY10022)的阶段性成果
全球化促进了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新世纪博物馆也将和世界接轨。长期以来,高校博物馆相对较为封闭,无论是从人的观念,还是管理上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博物馆人也必须转变观念,迎接挑战,适应社...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 改革  管理  以人为本
后申报时期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忧与思——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林毅红  出版年:2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黎族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研究"(11BMZ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为例"(10YJC850015);中央高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民族学博物馆与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于琼;桂;黔三省调查"(CSY10022)
通过分析海南黎族传统工艺在后申报时期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保护"传承人"到保护"传承人群体"为主线,以机器化回归手艺化路径选择为辅线,以联姻数字技术、顺应信息发展为明线的传统工艺保护与...
关键词:黎族传统工艺  纺染织绣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  
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知识的实践内容及其现代价值——基于红烈和龙桥两个村寨的田野调查
8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李技文 柏贵喜  出版年: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MZ025);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071);国家民委科研项目(05ZN07)
传统农业生产知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创造出与农业生产相关、且世代承续的一整套技术、智慧、诀窍和方法等知识的综合体系。通过对红烈和龙桥两个土家族村寨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知识具有显性的经济价值;弥补...
关键词:土家族 传统农业 生产知识 现代价值  
博物馆艺术陈列设计中的“人文精神”
9
《黑龙江史志》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林毅红  出版年:2009
博物馆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博物馆是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代表着社会的正义和良心的社会机构。博物馆陈列中的人性化的设计可以给人以新知,以体验,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博物馆里来,使博物馆能发挥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滋养。因此...
关键词:博物馆 人文精神 陈列设计
论民族旅游开展背景下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发展——以黔东南苗寨为例
1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高婕  出版年:2013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与社区发展--以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CSQ12001)
民族旅游是一种游客以进入民族地区、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中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感知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的旅游形式,民族文化是其核心吸引物。对于少数民族村寨而言,开展民族旅游一方面会促使其传统民族文化发生这样或那样的...
关键词:民族旅游 文化变迁 社会发展  黔东南苗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